[发明专利]一种液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85215.8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38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马保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宝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44 | 分类号: | F15B13/044;F15B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02 | 代理人: | 顿海舟,王鸽 |
地址: | 528325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室压铸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压铸机的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压铸机的液压系统中往往会采用液控单向阀来设计油路,通过液控单向阀来控制油液的流向,从而实现控制压射油缸的目的,但是由于液控单向阀长时间处于高压的环境下进行使用,其本身容易出现阀芯过度疲劳,导致阀芯脱落或断裂,而断裂的残件会随高压油路油进入压射油缸,导致压射油缸和活塞杆刮花,损害系统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液压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压系统,包括压射油缸、第一动力源、慢压射油路和快压射油路,所述第一动力源用于为所述慢压射油路和快压射油路提供液压油,所述慢压射油路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压射油缸的工作状态的主换向阀和用于限制所述压射油缸进油方向的第一插装阀,所述第一插装阀为电磁单向阀;所述快压射油路设有节流总阀和第一方向阀,所述节流总阀用于控制所述压射油缸的无杆腔的进油速度,所述第一方向阀用于导引所述快压射油路的回油方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选用电磁单向阀来替换原来的液控单向阀,从根本上避免了液控单向阀阀芯断裂的现象,并且电磁单向阀的瞬间切换速度比液控单向阀的反应速度快,从而使整个液压系统反应速度更快,更稳定。
进一步,所述主换向阀设有进油口、回油口和两工作油口,所述主换向阀的一工作油口与所述压射油缸的无杆腔连通,所述主换向阀的另一工作油口与所述压射油缸的有杆腔连通,所述进油口与所述第一动力源连通,所述回油口与油箱连通。
进一步,所述节流总阀包括第二方向阀和第三方向阀,所述第三方向阀和第二方向阀的进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动力源连通,所述第三方向阀和第二方向阀的出油口通过第五逻辑阀与所述压射油缸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二方向阀和/或第三方向阀导通以使所述第五逻辑阀导通,所述快压射油路的流量小或等于50%时,所述第三方向阀导通,第二方向阀关闭;所述所述快压射油路的流量大于50%时,所述第三方向阀和第二方向阀导通。
进一步,所述第二方向阀包括第二换向阀和第二逻辑阀,所述第三方向阀包括第三换向阀和第三逻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与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控制端口连接,所述第三换向阀与所述第三逻辑阀的控制端口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逻辑阀和第三逻辑阀的关闭与导通。
优选的,所述主换向阀为三位四通J型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一插装阀连接于所述主换向阀与所述第五逻辑阀的出油工作口之间,以限制快压射油路的进油方向。
进一步,所述第一方向阀包括第一换向阀和包括第一换向阀和第一逻辑阀,所述第一换向阀与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控制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逻辑阀的导通与关闭,所述第一逻辑阀的进油工作口与所述压射油缸的有杆腔连通,第一逻辑阀的出油工作口与油箱连通。
进一步,还包括增压油路,所述增压油路包括第二动力源、第四方向阀和第二插装阀,所述第四方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二动力源连通,其出油口与所述所述压射油缸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二插装阀连接于所述第四方向阀的出油口与油箱之间,用于限制所述增压油路的进油方向。
进一步,所述第四方向阀包括第四换向阀和第四逻辑阀,所述第四换向阀与所述第四逻辑阀的控制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四逻辑阀的导通与关闭;
所述第四逻辑阀的一工作油口与第二动力源连通,第四逻辑阀的另一工作油口与无杆腔连通,第二插装阀的一工作油口与油箱连通,其另一工作油口与无杆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插装阀为电磁单向阀。
优选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液压系统的安全性,可设置泄压阀,所述泄压阀的一工作油口与所述第五逻辑阀的出油工作口连接,另一工作油口与油箱连接,防止液压系统在进行快压射和增压出现过载或堵塞的时候,油管或动力源炸裂。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液压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宝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宝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852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波登管力反馈式2D电液压力伺服阀
- 下一篇:新型磨煤机液压加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