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玻璃窗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85485.9 | 申请日: | 2016-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248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蒋汉明;俞阳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博报门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4 | 分类号: | G02F1/1334;G02F1/1333;G02F1/1343;G02F1/1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731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窗扇 无线发射器 无线接收器 充电模块 调光玻璃 窗外框 智能玻璃窗 预设位置 电连接 窗体 制备 无线电信号 透明效果 透明状态 外部电源 无线控制 非透明 可控制 玻璃窗 地电 磨砂 通断 预留 电线 环绕 转化 | ||
1.一种智能玻璃窗,其特征在于,包括:
窗体,所述窗体包括窗扇以及电连接地安装于所述窗扇中的调光玻璃,所述调光玻璃包括聚合物分散液晶层、电极片以及对称地设置于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两侧的基板层,所述基板层的内表面为导电面,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接触所述导电面,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的原料以重量份计由下列组分组成:40~50份形状记忆高分子聚酰胺、20~25份离子化聚吡咯管以及40~50份液晶;
窗外框,所述窗外框环绕地设置于所述窗扇的外侧;以及
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包括无线接收器以及无线发射器,所述无线接收器安装于所述窗扇,所述调光玻璃电连接于所述充电模块的无线接收器,所述无线发射器安装于所述窗外框的预设位置,所述预设位置适于所述无线发射器向所述无线接收器提供无线电信号,所述无线发射器可控制地电连接于外部电源,所述电极片电连接所述基板层的导电面和所述充电模块的无线接收器,通过对所述充电模块的通断,使得所述调光玻璃处于透明状态或非透明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玻璃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由纳米氧化锌掺杂透明导电油墨材料制成,所述电极片中的组分纳米氧化锌和透明导电油墨的质量比为1~2∶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玻璃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玻璃进一步包括外玻璃层以及粘结层,所述外玻璃层分别对称地设置于所述调光玻璃的外侧,所述外玻璃层通过所述粘结层粘结于所述基板层的外表面,其中,所述粘结层为光固化胶或热固化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玻璃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玻璃进一步包括外玻璃层以及粘结层,所述外玻璃层分别对称地设置于所述调光玻璃的外侧,所述外玻璃层通过所述粘结层粘结于所述基板层的外表面,其中,所述粘结层为光固化胶或热固化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智能玻璃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玻璃窗进一步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以用于无线控制所述充电模块通断,所述控制单元选自开关面板、射频遥控器以及手机app的一种或多种,得以控制所述无线发射器与电源的连通或断开。
6.一种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智能玻璃窗的调光玻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将相应质量份的形状记忆高分子聚酰胺和离子化聚吡咯管在氮气氛围下加热至280~300℃;
(b)加入所需含量的液晶,使混合均匀,把均匀溶液在保温状态涂于基板层的导电面,然后5~7℃/min的速度冷却到室温,冷却过程中发生相分离,液晶微粒形成即可;
(c)将电极片安装于所述基板层的导电面的边缘两侧,通过所述电极片使得所述导电面电连接于充电模块的无线接收器;以及
(d)通过粘结层将外玻璃层粘结于所述基板层的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离子化聚吡咯管进一步包括步骤:
(a.1)将FeCl3·6H2O加入溶解有甲基橙的水中,等有絮状物质生成时,加入吡咯单体,室温搅拌30~40小时,得到黑色的悬浮液,过滤烘干后得到聚吡咯纳米管;以及
(a.2)将聚吡咯纳米管分散于二甲亚砜中,加入碘甲烷、氢氧化钾,在40~60℃下反应6~10小时,然后抽滤、洗涤、干燥后得到离子化的聚吡咯纳米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eCl3·6H2O、甲基橙、水、吡咯单体的质量比为10∶2∶1000∶0.4~0.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吡咯纳米管、二甲亚砜、KOH和碘化钾的质量比为:5∶25~40∶5∶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博报门窗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博报门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8548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