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硅氧烷、掺杂浆料以及掩膜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87280.4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3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徐芳荣;李平;池田武史;金光男;宋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先端材料研究开发(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77/16 | 分类号: | C08G77/16;H01L31/02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41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硅氧烷 掺杂 浆料 以及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硅氧烷、半导体(包含太阳能电池)掺杂浆料以及掩膜材料。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半导体或者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中,在半导体基板中形成P型或者N型杂质扩散层的情况下,虽然使用气体掺杂剂或者掺杂浆料的方法都具有。但是,使用前述现有气体掺杂剂或者掺杂浆料进行高温热扩散时,需要在非扩散面形成阻隔层。从而导致工艺过程冗长、复杂,同时成本也相应提高。如果使用离子注入方法,所需设备成本、维护成本都比较高。而且,现有浆料的性能、成本等难以达到一个有力平衡,导致其在太阳能电池产业中不具市场竞争力(文献[1])。
另外气体掺杂剂一般为三溴化硼、磷烷、三氯氧磷等剧毒物质,对管路、尾气吸收设备的要求较高,而且一旦泄露有发生大事故的可能、以及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
文献[1]:魏青竹,陆俊宇,连维飞,倪志春.N型双面电池及其制作方法:中国,201510020649.4[P].2015-01-15.[1]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半导体掺杂(包括太阳能电池P型和N型掺杂)中高成本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聚硅氧烷、以及使用该聚硅氧烷制备的掺杂浆料和掩膜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硅氧烷,含有至少一种选自下式1所示的分子结构片段,
式1中,Q为含有醇羟基且主链碳原子数小于12的烷基、或者含有醇羟基且主链非氢原子数小于12且含杂原子的烷基;T为羟基、烷基、含有醇羟基且主链碳原子数小于12的烷基、或者含有醇羟基且主链非氢原子数小于12且含杂原子的烷基。
由于不仅可以增加水中的溶解性,也可以起到与硼发生络合的作用提高硼分布的均一性,所述Q优选为式2所示的结构片段,
式2中,X为碳原子数小于7的烷基、或者主链非氢原子数小于7且含杂原子的的烷基;R1、R2、R3分别独立为氢原子、碳原子数小于3的取代基、或者R2与X上的碳原子连接成为环状取代基。
由于为了确保聚硅氧烷易热分解,并且确保硅含量使阻隔性、抑制气中扩散的性能达到要求,所述X优选为主链非氢原子数小于7且含杂原子的烷基。
由于为了确保水中溶解性,并且确保硅含量使阻隔性、抑制气中扩散的性能达到要求,优选所述R1、R2、R3分别独立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的取代基、或者R2与X上的碳原子连接成为环状取代基。
由于不仅可以增加水中的溶解性,也可以起到与硼发生络合的作用提高硼分布的均一性,优选T为羟基、碳原子数小于8烷基、或者含有式3所示的结构,
式3中Z为碳原子数小于7的烷基、或者主链非氢原子数小于7且含杂原子的烷基;R4、R5、R6分别独立为氢原子、碳原子数小于3的取代基、或者R2与Z上的碳原子连接成为环状取代基。
由于为了确保聚硅氧烷易热分解,并且确保硅含量使阻隔性、抑制气中扩散的性能达到要求,所述Z优选为主链非氢原子数小于7且含杂原子的烷基。
由于环氧乙烷与聚合导致保存稳定性降低,优选所述聚硅氧烷不含有环氧乙烷结构。
由于为了确保聚硅氧烷中硅含量使阻隔性、抑制气中扩散的性能达到要求,所述T优选为羟基。
由于可以获得良好的水溶性以及有机溶剂溶解性,所述聚硅氧烷仅由Q为式2所示的分子结构片段构成的式1所示的分子结构片段组成。
由于单一分子的均匀性更好,所述分子结构片段为同一个分子结构片段。
由于分子量过高溶解性总体降低,同时胶体化也容易发生,优选所述聚硅氧烷的重均分子量为500~50000。
由于为了确保存放使用中即使分子量增大也不会导致局部不均匀,优选所述聚硅氧烷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11000。
由于为了延长保质期,优选所述聚硅氧烷的重均分子量为1500~5500。
对于本发明的聚硅氧烷没有特别限定,具体可列举如下的例子。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太阳能和半导体的掺杂浆料、以及掩膜材料,其含有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聚硅氧烷。
所述的用于太阳能和半导体的掺杂浆料、以及掩膜材料,还含有:掺杂剂成分A、高分子粘结剂B、或溶剂C。
对于掺杂剂成分没有特别的限定,优选所述掺杂剂成分A包含第5主族元素的化合物的n型掺杂剂成分、或者包含第3主族元素的化合物的p型掺杂剂成分。
由于成本低、来源丰富,优选所述掺杂剂成分A包含无机硼化合物成分、或者无机磷化合物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先端材料研究开发(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东丽先端材料研究开发(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872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专线网络搭建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基于图像识别的芯棒测试远程报警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