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沿空留巷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89043.1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856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哲;宋桂军;李鹏;贺安民;武子生;刘志明;郭志飚;张勇;杨继元;宋立兵;郭鹏飞;王寒松;陈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F17/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崔华;张相升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巷道 柔性防护网 沿空留巷 工作面支架 端头支架 巷道顶板 采空区 隔离墙 落石 简化施工工艺 采煤工作面 工作面回采 充填墙体 巷道底板 采区 搭接 紧固 落下 施工 采煤 挡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沿空留巷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001:在开采区的至少一侧布置开采巷道;S002:在开采巷道内布置端头支架,在采煤工作面上布置有工作面支架;S003:预先在端头支架上布置柔性防护网,将柔性防护网的一端紧固在开采巷道的巷道顶板上,将柔性防护网的另一端搭接在工作面支架的顶部上;S004:采煤工作面在开采区内回开采,从采空区落下的落石被柔性防护网挡住,并在巷道底板与巷道顶板之间形成了隔离墙,从而在开采巷道中远离开采区的一侧形成沿空留巷。无需专门建筑充填墙体、仅靠采空区的落石自身的作用形成隔离墙,最终在开采巷道内形成沿空留巷,可以显著提高工作面回采效率、简化施工工艺、降低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沿空留巷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沿空留巷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开始使用以来,一直是我国煤炭开采的重要技术发展方向。
沿空留巷技术能够较好地实现无煤柱护巷,它是煤矿开采技术的一项重大改革,此项技术不仅是合理开发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减少巷道掘进量、缓解采掘接替矛盾、取消孤岛工作面及缩短搬家时间、防止发火、有利于矿井安全生产和改善矿井技术的一项重大的护巷技术,而且它也是矿山进行采煤方法改革、实现前进式和往复式开采、实现Y型通风方式、治理工作面瓦斯超限难题的最有效途径,其技术优势和经济效益显。
沿空留巷是指工作面回采后,沿采空区边缘维护原回采巷道,不设置护巷煤柱。采用一定手段,将上一区段工作面上顺槽维护保留,作为下一段工作面回采的下顺槽。
目前沿空留巷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巷内和巷旁支护,且研究主要集中在巷旁支护,巷旁支护以构建传统开采类似煤柱的充填体为主,并采用矸石、混凝土、高水材料等材料构建充填体墙,其目的在于控制巷道顶板的下沉,施工工艺主要是采用专用充填系统进行充填,施工工艺复杂,施工成本高,劳动强度大。
传统留巷方式仅仅是在巷旁构筑充填体墙,并未对留巷巷道顶板进行特殊处理,这就造成充填体要承受上覆岩层长悬臂梁的部分荷载,而充填体墙因本身抗压强度的不同,必然会出现墙体裂缝甚至出现大变形,这就造成采空区的漏风,尤其是浅埋煤层,采空区的漏风容易造成采空区遗煤自然的问题,给矿井的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的沿空留巷的施工方法,施工方便、无需专门建筑充填墙体、仅靠采空区落石自身的作用形成巷道,可以显著提高工作面回采效率、简化施工工艺、降低劳动强度。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沿空留巷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001:在开采区的至少一侧布置开采巷道;S002:在所述开采巷道内布置有能够行走的端头支架,在所述开采区的采煤工作面上布置有工作面支架;S003:预先在所述端头支架上布置柔性防护网,将所述柔性防护网的一端紧固在所述开采巷道的巷道顶板上,将所述柔性防护网的另一端搭接在所述工作面支架的顶部上;S004:采煤工作面在所述开采区内回开采,在所述开采区内形成有采空区;从所述采空区落下的落石被所述柔性防护网挡住,并在所述巷道底板与所述巷道顶板之间形成了隔离墙,从而在所述开采巷道中远离所述开采区的一侧形成沿空留巷。
进一步地,还包括如下步骤:对所述隔离墙喷浆密封,以隔绝采空区内的气体。
进一步地,还包括如下步骤:随着所述采煤工作面的回采,对形成的所述隔离墙进行加强支护。
进一步地,加强支护的步骤包括:在所述采煤工作面回采后,并在所述端头支架行走之前,及时在所述沿空留巷内布置多块钢筋网、多条单体液压支柱和多条工字钢,以对所述隔离墙进行加强支护。
进一步地,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沿空留巷内的矿压稳定后,依次拆除所述单体液压支柱和所述工字钢。
进一步地,多条所述单体液压支柱和多条所述工字钢相互间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890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