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钻锤的钢护筒着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90382.1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84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汪桂华;廖文华;静国锋;田建伟;李昌宁;师全海;毕张龙;冯四超;刘涛;赵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护筒 钻锤 着床 钻机 下放 定位安装 施工位置 水中 河床 吊装设备 控制过程 竖直状态 水平卡装 悬空状态 准确定位 施工 | ||
1.一种基于钻锤的钢护筒着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钢护筒下放:采用吊装设备将钢护筒(1)下放至河床上;
所述钢护筒(1)为用于施工水中桩的护筒;
步骤二、钻机定位安装:根据测量放线得出的所施工水中桩的桩位,对钻机(2)进行定位安装,使钻机(2)的钻锤(3)位于所施工水中桩的桩位正上方;
步骤三、钢护筒提吊:采用所述吊装设备,将钢护筒(1)向上提升,并使钢护筒(1)处于悬空状态;
步骤四、钻锤下放:对钻机(2)的钻锤(3)进行下放,并使钻锤(3)水平卡装于步骤三中所述钢护筒(1)内;此时,所述钢护筒(1)在自重状态下处于竖直状态,通过钻锤(3)对钢护筒(1)的位置进行调整;
步骤五、钢护筒着床:将钢护筒(1)下放至河床上;
步骤一中进行钢护筒下放之前,先对此时所施工水中桩所处施工区域的水流速进行测试,且当测试得出此时所施工水中桩所处施工区域的水流速不大于1.0m/s时,进入步骤一,进行钢护筒下放;
步骤三中将钢护筒(1)向上提升时,使钢护筒(1)底部与河床之间的间距为15cm~25cm。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钻锤的钢护筒着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钻锤(3)为圆锥形且其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所述钻锤(3)的底部直径小于钢护筒(1)的内径,所述钻锤(3)的底部直径比钢护筒(1)的内径小0.02m~0.05m。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钻锤的钢护筒着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钻机(2)为冲击钻机或锤钻。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钻锤的钢护筒着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河床至水面的距离为40m~50m。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钻锤的钢护筒着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进行钻锤下放之前,先采用多道斜拉绳(4)对步骤三中所述钢护筒(1)的上口进行固定,所述斜拉绳(4)的上端固定在钢护筒(1)上部且其下端固定在位于所述河床上的固定装置上。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钻锤的钢护筒着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为抛锚、地锚或地笼。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钻锤的钢护筒着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进行钻锤下放时,使钻锤(3)水平卡装于所述钢护筒(1)内侧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桥梁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桥梁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9038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