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式成缆机退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90664.1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290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周章银;蔡全英;范杨;潘赵勇;卢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神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2 | 分类号: | H01B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成缆机退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底电缆的成缆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立式成缆机,具体是一种立式成缆机退扭装置。
背景技术
海底电缆成缆时要求缆芯必须是有退扭绞合,采用电缆盘装载电缆时,在海底电缆成缆绞合过程中,电缆盘与缆芯同步扭转,电缆盘转动360°带动电缆在绞合前实现自扭转360°,从而实现缆芯有退扭绞合;采用托盘装载电缆时,托盘的转动与缆芯的自扭转不同步,需要控制托盘的转速,使得缆芯在放出一个节距长度时,缆芯自身扭转角度得到精确保证为360°。
如申请公布号CN 103578652 A公开的一种带有退扭控制的立式成缆机,特征点在于,a、在绞合转盘上均布一组绕线托盘底座,在每个绕线托盘底座上都配合连接一个绕线转盘,在每个绕线转盘上都连接一个绕线托盘,在绞合转盘上还连接一个绕线托盘驱动装置,绕线托盘驱动装置与转盘配合连接,b、在立柱上连接一组支撑架,每个支撑架都与相应的绕线托盘对应配合,在每个支撑架的前侧都连接一个退扭装置。
又如申请公布号CN 105139966 A公开的一种多功能立式绞合退扭成缆机,包括大转盘以及大转盘支撑;授权公告号CN 201946388 U公开的双托盘式主动放线立式成缆机,包括支柱、转向导轮、退扭夹紧机构、放线张力控制系统、张力机构,如图1所示,支柱17顶部伸至放线托盘12外,支柱17上部一侧安装有水平支板,水平支板外侧安装有四个转向导轮19,水平支板上部的支柱17上安装有支座,支座通过轴承连接着张力摆杆,张力摆杆为Z形杆,其一端装有张力轮,张力轮与转向导轮19对应,张力摆杆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着电位器,电位器通过支架安装在支柱上,张力轮悬搭于线缆上面,随着线缆张力大小变化,张力摆杆与张力轮可绕支座固定孔中心线回转,从而带动电位器旋转,电位器旋转的角度变化量转换成电信号,控制放线电机的转速,从而调整线缆放线张力,最终处于恒定的张力状态。
针对上述现有公开技术,退扭结构较复杂,操作不便,不能满足目前工作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成缆机退扭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立式成缆机退扭装置,包括装配支柱、配重支架、退扭支架;其中,所述装配支柱下端安装在传动轴上端,所述传动轴下端通过电机驱动;
所述退扭支架下部安装在装配支柱上,上部向一侧折弯;所述配重支架设在退扭支架相对的一侧,所述配重支架上设有配重块;
在退扭支架上端部两侧分别设有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内侧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有第一滚轮,其中,一第一滚轮的两端设有张力传感器;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分别设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位于所述第二滚轮上方;
所述一侧板外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相对的两个轴座,两个轴座上安装一摆动轴,在摆动轴的两端部分别设有一弯杆,两个弯杆下端安装一摆动滚轮;在摆动轴的一端设有多圈电位器。
所述退扭支架下部通过锁紧螺柱安装在装配支柱上;退扭支架上部向一侧折弯30-45°。
所述配重支架设在退扭支架相对的一侧,配重支架下部固定在退扭支架下部,配重支架上部相对于装配支柱向外侧折弯30-45°。
所述退扭支架竖直向之间设有加强杆,水平向之间设有支撑架。
所述第一滚轮两端安装在支板上,该支板一端固定在侧板内侧;所述第二滚轮两端安装在相对的两个侧板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电机驱动传动轴、装配支柱转动,利用配重块、配重支架平衡退扭支架转动时的离心力;利用电缆从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之间穿过进行限位,同时利用摆动轴对电缆进行摆动幅度调节,实现电缆成缆前的充分退扭;此外,通过张力传感器、多圈电位器的设置,实现对电缆退扭速度的实时控制,更好的进行退扭。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双托盘式主动放线立式成缆机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立式成缆机主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A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图3中上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B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神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神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906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绞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异形导线绞合设备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