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3;4-三乙酰基-1-(5-三氟甲基-2-吡啶基)巯基-α-L-岩藻吡喃糖苷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93535.8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97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浩;梁洪泽;梁炜达;朱文明;黄会燕;陈梦莹;陆震宇;陈伟婷;李咏梅;赵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H17/02 | 分类号: | C07H17/02;C07H1/00;C12Q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氟甲基 吡喃糖苷 吡啶基 岩藻 巯基 乙酰基 功能化离子液体 起始原料 制备 化学合成领域 糖苷化反应 合成手段 水解产物 微波辐照 巯基吡啶 磷酰基 岩藻糖 乙酰化 配位 水解 催化剂 合成 | ||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领域,具体公开了2,3,4‑三乙酰基‑1‑(5‑三氟甲基‑2‑吡啶基)巯基‑alpha‑L‑岩藻吡喃糖苷及水解产物的合成。其以四乙酰化岩藻糖和5‑三氟甲基‑2‑巯基吡啶为起始原料,以含有磷酰基配位功能化离子液体为反应介质,以路易士酸为催化剂,在微波辐照下,进行糖苷化反应制备得到2,3,4‑三乙酰基‑1‑(5‑三氟甲基‑2‑吡啶基)巯基‑alpha‑L‑岩藻吡喃糖苷,再经水解得到1‑(5‑三氟甲基‑2‑吡啶基)巯基‑alpha‑L‑岩藻吡喃糖苷。制备1‑(5‑三氟甲基‑2‑吡啶基)巯基‑alpha‑L‑岩藻吡喃糖苷的起始原料相对便宜,合成手段简单、快速,所用的功能化离子液体可以重复使用,大大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2,3,4-三乙酰基-1-(5-三氟甲基-2-吡啶基)巯基-alpha-L-岩藻吡喃糖苷及水解产物的合成。
背景技术
糖类化合物与蛋白质、核酸组成重要生命物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关糖化合物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相关研究进一步分化成糖化学、糖药物学、糖生物学、糖工程学、糖组学等分支领域。糖不仅仅是能源物质,更重要的与生命过程密切相关。糖可作为生物信息分子,参与机体免疫调节、细胞分化、胚胎发育等多个过程。含吡啶基团以及含硫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在多种药物、农药中具有吡啶结构和含有硫元素。设计合成及研究开发这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前景。
传统糖苷合成方法(如中国专利95118925.5,201010101523.7等)存在以下问题:重复性差、立体选择性差、合成路线较繁琐、原材料价格较贵或中间体不稳定等因素,难以满足纯度及规模化市场的要求,因此需要研究开发新的合成方法。在糖苷化反应中,路易士酸催化是最常采用的方法,反应介质一般为分子型有机溶剂。由于路易士酸金属盐的空间位阻小,在催化糖苷化过程中,难以对糖苷化的立体选择性进行充分的调控。因此,在传统的催化体系中,大多数情况下,立体选择性不甚理想。必须能对催化剂中心空间环境进行调控,才有可能提高糖苷化立体选择性。另一方面,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绿色溶剂离子液体,已经被用来替代传统分子型有机溶剂,用于化学反应中。由于反应介质的极性,从中性的或极性的分子型变成离子型,使得糖苷化反应机理更加丰富多样,为优化反应条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合物,具体为2,3,4-三乙酰基-1-(5-三氟甲基-2-吡啶基)巯基-alpha-L-岩藻吡喃糖苷及水解产物的合成。
本发明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2,3,4-三乙酰基-1-(5-三氟甲基-2-吡啶基)巯基-alpha-L-岩藻吡喃糖苷,具有式I所示结构:
1-(5-三氟甲基-2-吡啶基)巯基-alpha-L-岩藻吡喃糖苷(5-F3MPT-AFU),具有式II所示结构:
1-(5-三氟甲基-2-吡啶基)巯基-alpha-L-岩藻吡喃糖苷可作为一种新的岩藻糖苷酶底物。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化合物1-(5-三氟甲基-2-吡啶基)巯基-alpha-L-岩藻吡喃糖苷的制备方法,其合成技术路线如下:
以四乙酰化岩藻糖和5-三氟甲基-2-巯基吡啶为起始原料,以含有磷酰基配位功能化离子液体为反应介质,以路易士酸为催化剂,在微波辐照下,进行糖苷化反应制备得到2,3,4-三乙酰基-1-(5-三氟甲基-2-吡啶基)巯基-alpha-L-岩藻吡喃糖苷,再经水解得到1-(5-三氟甲基-2-吡啶基)巯基-alpha-L-岩藻吡喃糖苷。
其中,原料四乙酰化岩藻糖和5-三氟甲基-2-巯基吡啶的摩尔比为1:1~5,优选为1:1~3,进一步为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935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