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清洁型恒流量控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96707.7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94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于斌;刘会祥;何俊;汪翔羚;刘康;吴月民;付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F15B2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11009 | 代理人: | 马全亮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洁 流量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清洁型恒流量控制阀,属于流量控制阀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恒流量控制阀多采用由节流阀和定差减压阀构成的调速阀,其恒流量控制属于开环控制,其流量控制存在固有偏差;调速阀属于单级恒速阀,其流量一般较小;调速阀产品不集成高低压过滤器,因此没有自清洁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自清洁型恒流量控制阀,实现了大流量下的、流量闭环无差控制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恒流量控制功能。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自清洁型恒流量控制阀,包括:低压过滤器、通油套、高压过滤器、高压过滤器壳体和恒流量控制阀主体;恒流量控制阀主体的进油口处装有高压过滤器壳体,高压过滤器设置在高压过滤器壳体内部,用于清洁输入的油液;
恒流量控制阀主体的出油口和低压过滤器之间通过通油套进行连接和密封,低压过滤器用于清洁输出的油液;恒流量控制阀主体用于对流经其中的油液进行恒流量控制。
高压过滤器的进油口和低压过滤器的出油口朝向一致。
恒流量控制阀主体包括导阀、主阀、阀壳体、第一阻尼器、第二阻尼器、第三阻尼器、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
导阀、主阀和第一阻尼器均安装在阀壳体中,第一阻尼器位于导阀和主阀之间,用于调节主阀流量的超调量;第二阻尼器和第三阻尼器串联安装在阀壳体内,为导阀提供反馈压力,阀壳体内设置有低压腔和高压腔,作为恒流量控制阀主体与其负载的接口,分别实现由恒流量阀流向负载和由负载流回恒流量阀的连接;第一密封结构实现第一阻尼器油路的对外密封,第二密封结构实现第三阻尼器的对外密封。
所述导阀包括第一螺堵、限位块、导阀套、导阀芯、垫套、螺套、顶针、顶座、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座、调节螺套和锁紧螺母;
导阀套位于阀壳体内,第一螺堵安装在导阀套的一端,垫套安装在导阀套的另一端,螺套安装在垫套的外部,通过拧紧第一螺堵和螺套将导阀套固定在阀壳体上;导阀芯安装在导阀套内,其靠近第一螺堵的一端安装限位块,用于对导阀芯进行限位,其另一端通过垫套实现限位;
在导阀芯靠近垫套的一端安装有顶针、顶座、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座和调节螺套,顶针、顶座以及第一弹簧座配合,用于将第一弹簧的弹簧力传递给导阀芯;调节螺套与螺套之间是螺纹连接,通过调整调节螺套,改变第一弹簧的预压缩量,相应地改变预先设定的作用在导阀芯上的弹簧力的大小,从而调整恒流量控制阀目标流量的设定值。
所述主阀包括第一螺座、第二弹簧座、第二弹簧、主阀套、主阀芯、第三弹簧、第三弹簧座和第二螺座;
主阀套位于阀壳体内,主阀套一端安装第一螺座,另一端安装第二螺座,第一螺座和第二螺座将主阀套固定在阀壳体上;主阀芯安装在主阀套内,主阀芯靠近第一螺座的一端布置第二弹簧和第二弹簧座,主阀芯的另一端布置第三弹簧和第三弹簧座,第二弹簧座和第三弹簧座分别安装在第一螺座和第二螺座中,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用于实现主阀芯的复位,第三弹簧座用于为主阀芯限位,限定主阀的最小开度。
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的刚度相同。
主阀的第一螺座与导阀的第一螺堵朝向相同。
导阀的两个输出口通过阀壳体上的流道分别连接到主阀芯的两侧,实现导阀对主阀的控制,从导阀输出口到主阀芯两侧的连接油路上,并联有第一阻尼器。
在负载回油的低压腔和低压过滤器之间,在阀壳体上设置一个固定节流孔,将低压腔通过流道连接到第三阻尼器的外侧,第二阻尼器的内侧通过流道连接到低压过滤器的进油口;在第二阻尼器和第三阻尼器之间布置一个流道,连接到导阀芯的靠近第一螺堵的一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技术方案在恒流量控制阀进口集成了高压过滤器,有效防止上游油液中的杂质进入恒流量控制阀。
2)本发明技术方案在恒流量控制阀出口集成了低压过滤器,有效防止恒流量阀及其负载内产生的杂质随油液进入下游。
3)本发明技术方案将高压过滤器嵌入阀壳体内部,高低压过滤器与恒流量阀高度集成,获得高度集成的自清洁功能。
4)本发明技术方案利用两级滑阀实现恒流量控制,可以适应大流量控制的需求。
5)本发明技术方案利用固定节流孔将被控流量转换为压力,并通过串联阻尼器将压力反馈至导阀,参与闭环控制,可以实现较高的流量控制精度。
6)本发明技术方案将动压阻尼器并联在主阀芯两侧之间,调整动压阻尼器的阻尼孔大小可以调整流量的超调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967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U型框架式渣包车的油缸及其自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压系统及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