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除煤系地层影响恢复下伏地层地震反射振幅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98160.4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71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袁红军;王劲松;王晓燕;庞海玲;张云霞;张艳芳;刘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36 | 分类号: | G01V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孙向民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除 煤系 地层 影响 恢复 伏地 地震 反射 振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煤系地层影响恢复下伏地层地震反射振幅的方法。该方法研究不同厚度的煤系地层对同一套地层的下伏地层中砂体的振幅屏蔽作用,结合钻井数据与地震剖面数据,求取出研究区内的单位煤系地层对下伏目的地层的屏蔽量—煤系地层屏蔽影响率,以求出不同煤系地层对同一目的地层振幅值的屏蔽量,该屏蔽量加上现有目的地层的视振幅值,即得到该目的地层的真振幅值。本发明通过恢复煤系地层对下伏目的地层地震反射振幅值的影响,达到消除煤系地层影响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地球物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消除煤系地层影响恢复下伏地层地震反射振幅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地震勘探中,煤系地层表现为低速、低密度的特征,与围岩波阻抗差异巨大,地震波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低频强反射的特征,同时对其下伏地层的地震反射造成了极强的屏蔽,使其下伏地层的地震反射振幅明显失真,并且具有煤系地层越厚,对下伏地层地震反射屏蔽越强的特点。如果储层在下伏地层中,就给地震储层预测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何去除煤系地层对下伏地层的反射振幅影响,恢复下伏地层地震反射的真实振幅,是煤系地层地震资料处理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地震资料处理中,对去除煤系地层的对下伏地层地震反射屏蔽的现象(简称去煤)采取了很多方法,如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4年03期文章《大牛地气田煤系地层去煤影响储层预测技术》中,涉及到去煤的方法问题,文章以大牛地气田低分辨率地震资料为例,利用Wigner-Ville分布时频分析技术对煤系地层造成的连续强反射同相轴进行高分辨率煤系地层定位,通过对比分析认为煤系地层具有典型的低频强能量中高频段急剧衰减特性。以此作为理论基础明确煤系地层反射优势频谱能量密度上限为26Hz,利用多子波分解与重构技术对大牛地气田三维地震资料开展分频段信号重组,即去煤干涉处理。这种通过子波分解重构的方法,的确可以做到部分消除煤系地层的强振幅反射,但由于其在地震采集过程中,已经屏蔽了下伏地层的振幅,因此,这种方法无法做到对下伏地层的振幅属性的有效补偿,同样不利于下伏地层的储层预测。
因此,有效的去煤,是目前煤系地层储层预测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地震属性预测只要依靠振幅属性的预测,而上覆煤系地层的屏蔽作用使的储层的真实振幅无法获得。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依靠现有的地震剖面资料和钻井资料,去除煤系地层的影响,恢复下伏地层地震反射的真实振幅,从而解决地震属性预测中的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981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