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压并列装置的安全防误及声光报警综合逻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99358.4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54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杨甫;邱涛;王清华;何维祥;杨卫;冯迎庆;徐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连云港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陈鹏;朱显国 |
地址: | 2220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压 并列 装置 安全 声光 报警 综合 逻辑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压并列装置的安全防误及声光报警综合逻辑系统,包括三相电压不平衡越限判据模块、电压向量比较模块、沿触发逻辑置位模块和声光综合报警模块。本发明为电压并/解列现场操作、检修提供安全防误功能,以及现场声光综合安全警示,有效杜绝电压并/解列误操作事件;同时将相应逻辑融入变电站综合诊断系统,可实现操作后台及监控中心实时监测告警信息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安全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电压并列装置的安全防误及声光警示综合逻辑系统。
背景技术
当一段母线压变检修或故障,需要把电压进行并列,以确保检修段母线保护和计量装置正常工作。同时,为防止反送电造成人员伤亡及设备损坏,电压并列时需要一次设备完成并列后,二次才能并列。
由于变电站现场存在接线错误、二次并列继电器接点黏连及电压不平衡等问题,而电压并列操作仅靠人员经验把关,极易发生电压非正常并列情况,导致二次电压反送至检修侧,轻则造成空开跳开及设备损坏,重则造成现场人员伤亡。
现有的电压并列装置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现有装置仅能实现一次设备并列后,二次才能并列;不能兼顾任一段电压不平衡等严禁并列因素,即不能实现安全并列的逻辑闭锁功能。
二是现有装置仅能显示正常并列和正常解列两个状态;不能实现操作前的现场允许/禁止并列声光警示,也不实现操作后的非正常并列、非正常解列等声光警示。
三是现有装置信号灯为红绿两个状态,没有变电站现场非正常状态声光报警,仅由现场运维/检修人员把关,在巡视操作期间不易引起重视,且不能在操作后台、监控中心上传异常报文进行实时监测,造成反送电事件频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防止现场人员电压并/解列操作失误,提供一种能有效确保现场人员及设备安全、稳定性好的用于电压并列装置的安全防误及声光报警综合逻辑系统。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电压并列装置的安全防误及声光报警综合逻辑系统,包括三相电压不平衡越限判据模块、电压向量比较模块、沿触发逻辑置位模块和声光综合报警模块;
三相电压不平衡越限判据模块作为沿触发逻辑置位模块的一个开入,用于判断三相电压不平衡是否越限,当Ⅰ段或Ⅱ段电压三相不平衡越限,通过或门电路输出1,闭锁压变并列功能,同时发严禁并列信号;当Ⅰ段或Ⅱ段电压三相不平衡不越限,通过或门电路输出0,开放压变并列功能,同时发允许并列信号;
电压向量比较模块并作为声光综合报警模块的开入,用于进行Ⅰ、Ⅱ段压变同相电压向量比较,通过与门、或门、非门逻辑判断,实现电压并/解列全过程电压监测;
沿触发逻辑置位模块接受开关及刀闸辅助接点位置、三相电压不平衡越限开入置位信号进行判据,在触发脉冲CP置1期间,输出端Q与输入D为反逻辑,同时屏蔽置零端C;在触发脉冲CP置0初期,输出Q置1保持,当置零端C置1时,输出端Q置零并保持;
声光综合报警模块根据电压向量比较模块、三相电压不平衡越限模块、沿触发逻辑置位模块的开入进行判据,发出正常并列、非正常并列、正常解列、非正常解列、严禁并列或可以并列声光告警信号。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
(1)本发明不仅为现场操作、检修等人员提供安全逻辑防误功能,杜绝电压误并/解列操作事件,同时提供现场声光综合安全警示;(2)本发明将逻辑融入变电站综合诊断系统,实现操作后台及监控中心实时监测功能,即电压并列信息以文字形式或光字牌显示在操作后台告警窗,并通过网络上传至监控中心进行实时监控,以及时发现并/解列操作等异常状况,提示现场工作人员,避免反送电造成人员伤亡及设备损坏;(3)本发明通过两段电压幅值及相位比对分析判据,填补了变电站电压并/解列监测系统的空白,对实现变电站智能诊断及程序操作有重要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连云港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连云港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993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