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杂铜直接生产铜合金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99975.4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506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宋长洪;宋卡迪;郭淑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长振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2 | 分类号: | C22C1/02;C22C9/04;C25C1/16;C25C1/12;C22B7/02;C22B19/3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2 | 代理人: | 张一平 |
地址: | 315473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杂铜 直接 生产 铜合金 方法 | ||
1.废杂铜直接生产铜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a)对收集到的废杂铜进行分拣和去杂处理;
b)对分拣后的废杂铜进行预处理;
c)按目标产品组成对各类废杂铜进行配比;
d)按配比将各物料送至熔炼炉,进行熔炼和精炼;
对熔体成分进行炉前分析,对超标元素进行熔剂除杂精炼,熔炼温度为1010-1120℃,先进行除锡精炼,反应时间15-30分钟;搅拌静置后进行除铁精炼,反应时间15-30分钟,搅拌、加覆盖剂;
再次进行炉前化学成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冲淡补偿;
炉前化学成分分析合格后,转入保温炉,在1000-1080℃下保温;通过结晶器水平连铸成所需规格的圆形铸锭或扁铸锭,铸造温度1000-1080℃,铸造速度4-12米/时,冷却水出水温度30~50℃;即得到铸锭;
e)根据产品要求,对铸锭进行后续热加工、冷加工,制造出标准合金铜加工产品;
f)对熔炼炉灰经过球磨,炉灰中裹夹的铜合金颗粒会被磨扁,其它渣滓被磨碎,过5mm筛,对筛上物进行强磁除铁后,即得到淘洗砂头;
对筛下物进行水洗,水洗物经过多级沉淀后,水循环再用,收得沉淀泥;所述沉淀泥中锌元素含量45-50%,铜元素含量4.0-5.5%,用于再生电解回收电解锌产品,电解过程同时回收有价铜;用此原料生产的再生电解锌,含铅量0.2-0.5%,得到再生铅锌;
g)对整个工艺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然后依次送至重力沉降冷却收尘装置、旋风除尘装置、布袋脉冲除尘装置和滤筒除尘装置,进行四级除尘后,排气口粉尘排放浓度小于60mg/m3,收集到的熔炼粉尘作为锌、铜冶炼的原料;
h)收集生产过程中的废水,送至蓄水池,经多级沉降,进行净化处理,净化水作为循环水用于废杂铜生产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杂铜直接生产铜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对分拣后的废杂铜进行预处理的方法为:
对废杂铜的预处理:
废杂铜原料经过履带输送进入破碎机;通过破碎锻锤使铜合金破碎,和其他物质分离;强度大于铜合金的钢铁材料基本不能破碎,强度小塑性好的合金变薄延展,易于挑出;
破碎物通过二次磁选除铁,再通过二级筛孔分离成3种不同破碎粒度的物料,即破碎块度大于40mm的粗破碎、8-40mm的中破碎、小于8mm的细破碎料;
对粗破碎和中破碎料通过风选,除去轻质杂物,粗破碎挑出铁基金属、铝基金属废料和锌基金属废料;细破碎料含有较多的杂物灰尘,经过水洗处理,然后干燥备用;
对加工屑料的预处理:
压榨→密封加热挥发,温度自动控制,加热温度不大于油的闪点→干屑收集→冷却油气至液态收集→对残余废气进行吸附处理→中和水处理→废油破乳分离出油层;处理后的加工屑料含油、水不超过0.2wt%,高空排放的气体无毒无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杂铜直接生产铜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的熔炼炉为双体并联熔炼炉,其中一台炉子进行加料、熔炼,另一台炉子进行精炼、成分控制,两个交替进行,保证按铸造节奏给保温炉供铜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杂铜直接生产铜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采用熔铸炉组进行熔炼和精炼;所述熔铸炉组包括1-2台熔炼炉、一台精炼炉和一台保温炉,均为有芯工频感应炉;
所述熔炼炉、精炼炉和保温炉按高度错位安置,在熔炼炉、精炼炉下部安装导流槽,通过导流槽连通精炼炉和保温炉,实现半潜流导流;所述导流槽上设置有堵流孔,根据需要调节过料量。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废杂铜直接生产铜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的重量配方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杂铜直接生产铜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锭用于成型棒材、线材、管材、板材及异型材;
所述铸锭的重量组成为:
其中Ni、Cr、S、Sb、T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1.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杂铜直接生产铜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锭用于生产易切削黄铜线材,该易切削黄铜线材的重量组成为:
其中Ni、Cr、S、Sb、Te和不可避免杂质之和≤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长振铜业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长振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9997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