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灼伤外用药配方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04055.7 | 申请日: | 2016-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3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吴万巧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万巧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7/02;A61K35/646;A61K35/6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1500 湖南省衡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灼伤 外用药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灼伤外用药配方。
背景技术
灼伤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目前临床上一般采用两种方法来治疗灼伤:一是轻度烧烫者只是抗感染,作一般的灼伤的药物处理;二是大面积重度灼伤者需要在采用抗感染,防止呼吸衰竭处理的基础上,做植皮手术。治疗灼伤的中药种类很多,和西药相比,具有副作用小、治疗成本低的优点。但普遍存在治疗效果差、治疗时间长,有时会留下疤痕等问题。灼伤是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沸水、滚粥、热油、热蒸气等烧烫是常会发生的事。根据灼伤的严重程度及灼伤的部位、面积大小和灼伤的深浅度来判断,一般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烧伤:一度灼伤:只伤及表皮层,受伤的皮肤发红、肿胀,觉得火辣辣地痛,但无水泡出现;二度灼伤:伤及真皮层,局部红肿、发热,疼痛难忍,有明显水泡;三度灼伤:全层皮肤包括皮肤下面的脂肪、骨和肌肉都受到仿害,皮肤焦黑、坏死。目前治疗灼伤的药物也有许多,如市售的烧伤止痛膏、湿润烧伤膏、磺胺嘧啶银等外用药膏。上述药物对局部小创伤疗效显著,但对于大面积或重度灼伤病人还需要入院治疗,高昂的医疗成本会给患者和其家庭带来经济上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灼伤外用药配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灼伤外用药配方,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为:生姜水1000份、活蝎子100份、活蚌200份、大黄粉4份、珍珠粉4份、地榆粉4份、黄柏粉4份、川连粉4份、桑木1000份、漏卢30份、下果藤50份、辣椒100份、小茴香30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大黄粉为经过超微破碎制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珍珠粉为经过球磨破碎制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黄柏粉为经过气流粉碎机粉碎制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1)首先,将生姜水进行压榨,直至得到压榨后的咸水;将活蝎子浸润在香油中,加热至80℃-90℃,12h后盛出;将活蚌,使用乙醇浸润,12h后盛出并过滤;将大黄粉、珍珠粉、地榆粉、黄柏粉、川连粉用两层纱布进行包扎;
(2)然后,将桑木、漏卢、下果藤、辣椒、小茴香加水,30℃下恒速搅拌并过滤;随后将上述其他材料不断加入并搅拌,接着使用纱布包扎和挤压,分装入瓶并使用密封盒包装,即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中加热至8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制的灼伤外用药,对灼伤的质量除了迅速、恢复好,还具有擦伤、搓伤的疗效。本发明中所采用的原料,药理如下:香油浸活蝎子,乙醇浸活蚌,用于表面干燥,结咖的作用;下果藤,消炎杀菌,收敛的作用;卢治皮肤热毒,止血排脓,补血长肉功效;桑木,具有拔毒气,去腐生新,能助药力,瘀肉不腐烂,能治溃烂流脓;大黄,珍珠粉,去热,修复肌肤之功效,甘草粉,中和药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灼伤外用药配方,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为:生姜水1000份、活蝎子100份、活蚌200份、大黄粉4份、珍珠粉4份、地榆粉4份、黄柏粉4份、川连粉4份、桑木1000份、漏卢30份、下果藤50份、辣椒100份、小茴香30份;所述大黄粉为经过超微破碎制得;所述珍珠粉为经过球磨破碎制得;所述黄柏粉为经过气流粉碎机粉碎制得;所述灼伤外用药配方,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1)首先,将生姜水进行压榨,直至得到压榨后的咸水;将活蝎子浸润在香油中,加热至80℃,12h后盛出;将活蚌,使用乙醇浸润,12h后盛出并过滤;将大黄粉、珍珠粉、地榆粉、黄柏粉、川连粉用两层纱布进行包扎;
(2)然后,将桑木、漏卢、下果藤、辣椒、小茴香加水,30℃下恒速搅拌并过滤;随后将上述其他材料不断加入并搅拌,接着使用纱布包扎和挤压,分装入瓶并使用密封盒包装,即得。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万巧,未经吴万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040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