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防洪工程的高稳固型防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05955.3 | 申请日: | 2016-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842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台商投资区春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E06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板 防洪装置 门框 紧固机构 防洪工程 密封框 稳固型 转动电机 限位孔 嵌入 缓冲弹簧 驱动机构 上下两端 转动限位 传动杆 控制限 稳固性 限位槽 限位块 限位轴 缓冲 紧固 位块 转动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防洪工程的高稳固型防洪装置,包括门板、设置在门板一端的门框、设置在门板另一端的驱动机构和两条分别设置在门板上下两端的密封框;所述门板与门框之间设有第一紧固机构,所述门板与密封框之间设有第二紧固机构,所述第一紧固机构,该用于防洪工程的高稳固型防洪装置中,第一转动电机通过传动杆控制限位块的转动,使得限位块能够嵌入到指定的限位槽内,保证了门板与门框之间稳定牢固,同时,第二转动电机转动限位轴嵌入到限位孔内,使得限位孔与限位轴紧固,则就实现了门板与密封框之间稳定牢固,保证了防洪装置的高稳固性;不仅如此,通过缓冲弹簧对门板与门框之间进行缓冲,提高了防洪装置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防洪工程的高稳固型防洪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经济发展的加快,我国的防洪工程也在逐渐完善,在工程人员的长期努力下,我国的防洪工程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在现有的防洪工程中,很多地方需要防洪装置来防止洪水进入到保护区域,而现有的防洪装置,都是通过门板与门框之间进行简单固定,但是在面对更大压力时,这种结构没法保证防洪装置的可靠性,所以如何进一步提高防洪装置的稳固性,是现在的防洪工程人员考虑的一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防洪工程的高稳固型防洪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防洪工程的高稳固型防洪装置,包括门板、设置在门板一端的门框、设置在门板另一端的驱动机构和两条分别设置在门板上下两端的密封框;
所述门板与门框之间设有第一紧固机构,所述门板与密封框之间设有第二紧固机构;
所述第一紧固机构包括第一转动电机和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转动电机两端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传动杆、限位块和设置在门板上的限位槽,所述第一转动电机通过传动杆与限位块传动连接,所述限位块位于限位槽内且与限位槽匹配,所述第一转动电机固定在门框上;
所述第二紧固机构包括第二转动电机、限位轴和设置在门板上的限位孔,所述第二转动电机设置在密封框上,所述第二转动电机与限位轴传动连接,所述限位轴的另一端位于限位孔内且与限位孔匹配。
作为优选,为了保证门板关闭的可靠性,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轴和固定支座,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驱动轴与固定支座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门板和门框关闭时碰撞过于激烈,所述门板与门框之间还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外壳、缓冲弹簧和缓冲滑块,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口靠近门框,所述缓冲滑块位于凹槽的槽口,所述缓冲滑块通过缓冲弹簧与凹槽的底部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对门板和门框关闭时进行缓冲,所述缓冲滑块为橡胶块,所述门框上且与缓冲滑块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与缓冲滑块匹配。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滑块的一端为圆角,所述缓冲槽为喇叭口。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门板和门框之间紧固的可靠性,所述第一转动电机和第二转动电机均为直流电机。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防洪装置的可持续工作能力,所述门板的内部设有蓄电池。
作为优选,为了增加防洪装置的报警指示功能,所述门板上还设有报警指示灯,所述报警指示灯为双色发光二极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防洪工程的高稳固型防洪装置中,第一转动电机通过传动杆控制限位块的转动,使得限位块能够嵌入到指定的限位槽内,保证了门板与门框之间稳定牢固,同时,第二转动电机转动限位轴嵌入到限位孔内,使得限位孔与限位轴紧固,则就实现了门板与密封框之间稳定牢固,保证了防洪装置的高稳固性;不仅如此,通过缓冲弹簧对门板与门框之间进行缓冲,提高了防洪装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台商投资区春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台商投资区春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059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