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烃类加氢脱铁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07113.1 | 申请日: | 2016-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40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邵志才;邓中活;孙淑玲;戴立顺;刘涛;施瑢;杨清河;胡大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67/02 | 分类号: | C10G6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氢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烃类加氢脱铁系统,包括加氢脱铁反应区和气液分离区,所述加氢脱铁反应区入口与原料进料线连通,加氢脱铁反应区的出口与气液分离区的入口连通,气液分离区具有气相物流出口和液相物流出口,所述加氢脱铁反应区内设置至少一个固定床反应器,在固定床反应器内沿物流方向依次级配至少一种加氢保护剂和至少一种加氢脱金属剂,其中,在物流方向末端部位装填的加氢脱金属剂的粒径不大于1.3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氢保护剂为2-4种加氢保护剂组合装填,沿物流方向各加氢保护剂的粒径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氢脱金属剂为2-4种加氢脱金属剂组合装填,沿物流方向各加氢脱金属剂的粒径逐渐减小,在物流方向末端部位装填的加氢脱金属剂的粒径不大于1.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物流方向末端部位装填的加氢脱金属剂的粒径不大于1.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氢保护剂含有载体和负载在载体上的活性组分,载体选自氧化铝、氧化硅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几种,活性组分选自第VIB族金属和/或第VIII族金属,以加氢保护剂的重量为基准,以氧化物计,活性组分为0~15%,余量为载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保护剂的粒径为0.5~50.0mm,堆密度为0.3~1.2g/cm3,比表面积为50~300m2/g。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氢脱金属剂含有载体和负载在载体上的活性组分,载体选自氧化铝、氧化硅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几种,活性组分选自第VIB族金属和/或第VIII族金属,以加氢脱金属剂的重量为基准,以氧化物计,活性组分为1%~25%,余量为载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脱金属剂的粒径为0.2~2.0mm,堆密度为0.3~0.8g/cm3,比表面积为100~250m2/g。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以加氢脱铁反应区整体催化剂为基准,加氢保护剂的装填体积分数为20%~95%,加氢脱金属剂的装填体积分数为5%~80%。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以加氢脱铁反应区整体催化剂为基准,加氢保护剂的装填体积分数为20%~95%,加氢脱金属剂的装填体积分数为5%~80%,其中粒径不大于1.3mm的加氢脱金属剂的装填体积分数为5%~70%。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以加氢脱铁反应区整体催化剂为基准,加氢保护剂的装填体积分数为20%~95%,加氢脱金属剂的装填体积分数为5%~80%,其中粒径不大于1.1mm的加氢脱金属剂的装填体积分数为5%~70%。
1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烃类原料与含氢气体混合后进入加氢脱铁反应区,依次与加氢保护剂和加氢脱金属剂接触进行反应,反应生成物进入气液分离区后分离为气相物流和液相物流气相物流,所述加氢脱铁反应区的氢分压为0.1MPa~4.0MPa。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烃类原料的铁含量高于8μg/g。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烃类原料选自柴油、蜡油、常压渣油、减压渣油、脱沥青油、煤焦油和煤液化重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0711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费托石脑油的改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化工业3D仿真机床实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