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贯通型压载水舱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07412.5 | 申请日: | 2016-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47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廖国红;吴倩赟;陈熙;谢鹏程;韩晓可;张君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11/04 | 分类号: | B63B11/04;B63B13/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贯通 型压载水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载水异地排放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贯通型压载水舱。
背景技术
现代船舶凭借着运载量大,营运成本低等优势一直在全球经济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今世界海上运输船舶正在朝着大型化、专业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国际航行船舶压载水异地排放引发的外来生物入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果要减轻外来生物入侵的状况,就要人为采取一些措施。
目前正在加以研究处理压载水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处理法,如采用过滤、改善船舶设计、加热、超声波、紫外线、银离子、磁化等处理;化学处理法,如臭氧、加氯处理等;生物处理法,如在压载水中加入肉食性或者寄生性生物。但以上方法各有利弊,其使用环境与使用方法各有不同,都会在压载水处理过程中造成或多或少的不便。此外,压载水的存在会增加船舶自身的重量,使船舶的油量消耗增多,船舶惯性加大,造成船舶的灵便性降低。正是由于现今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的不完善,世界造船领域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船舶设计改革缓解压载水对人类与环境造成的危害。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贯通型压载水舱,其目的是将传统船舶压载水变为时时贯通更新的活水,既可以减少不同海域外来水生物入侵的污染,又能减少船舶自身的负荷,降低能耗,还能控制压载舱容,以满足各种载况下船舶稳定性,提高航运效率及保障船上人员和财产安全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贯通型压载水舱,包括搭载于船体上的压载水舱,压载水舱设有若干独立舱室,独立舱室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设有出水口,进水口与出水口贯通设置,船体首部水线以下外板设有开口,且与首尖舱相连,船体尾部水线以下外板设有开口,且与尾尖舱相连,独立舱室顶部设有若干空气压载系统,独立舱室内部设有可移动压板,可移动压板通过机械升降装置控制运动。
进一步而言,所述空气压载系统包括入气阀、流量计、压力传感器、高压气瓶与排气阀,入气阀与高压气瓶对应管路连接,流量计与压力传感器分别设于入气阀与高压气瓶之间的管路上。
进一步而言,所述若干独立舱室沿船长方向纵向设置,独立舱室可单独工作互不干扰。
进一步而言,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的大小、形状及位置均对称设置。
进一步而言,所述独立舱室上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均采用方形结构设置。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船舶在航行过程中通过进水口与出水口实现时时贯通,再通过空气压载系统与可移动压板对应设置,使得压载水在最小安全范围内排放,避免将海水微生物或海藻带入外领域,从根本上消除外来微生物的影响,极大程度上解决了压载水异地排放引起的外来微生物入侵的问题,同时减轻船舶重量中压载水的重量,降低船舶负荷,提高船舶航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图;
图2是空气压载系统与可移动压板结构图;
图3是各航状下舱容调整及贯通流程图。
1、压载水舱;2、进水口;3、出水口;4、空气压载系统;5、独立舱室;7、可移动压板;11、入气阀;12、流量计;13、压力传感器;14、高压气瓶;15、排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一种贯通型压载水舱,包括搭载于船体上的压载水舱1,压载水舱1设有若干独立舱室5,独立舱室5一端设有进水口2,另一端设有出水口3,进水口2与出水口3贯通设置,船体首部水线以下外板设有开口,且与首尖舱相连,船体尾部水线以下外板设有开口,且与尾尖舱相连,独立舱室5顶部设有若干空气压载系统4,独立舱室5内部设有可移动压板7,可移动压板7通过机械升降装置控制运动。
以上所述构成本发明基本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074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