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陶瓷防护液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10323.6 | 申请日: | 2016-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5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咸才军;周慧清;杨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志成;周慧清;咸才军 |
主分类号: | C04B41/85 | 分类号: | C04B41/8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陶瓷 防护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涂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陶瓷防护液。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家家户户的居住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居室卫生间里的马桶,使用了自动冲水的方式,只要按下按钮,冲洗工作就完成了,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是,马桶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尿碱,水垢,霉变等原因产生大量的污渍,因此需要经常清洗,在清洗过程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需要消耗大量的水: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在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4》时指出,中国家庭数量达4.3亿户,居世界之首。根据《马桶清洁标准工作程序》,清洗一次马桶需要冲水2次;按每户家庭有一个马桶,全国马桶总数为:4.3×1=4.3亿个;每2周清洗1次马桶,冲水两次,一年耗水量为:6升×2×26×4.3=1342亿升,合1.34亿方。
2.需要消耗大量的洁厕剂:
每次清洗需要洁厕灵10毫升,一年消耗洁厕灵:10×26×4.3=1118亿毫升,每500毫升一瓶的话,合计为:2.236亿瓶。大量洁厕灵的使用不但浪费了大量的金钱,更重要的是,洁厕灵中的化学成分还会对水体造成污染,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水环境。
3.经常清洗还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劳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马桶和蹲便器等陶瓷洁具存在的需要经常清洗的问题,提供一种纳米陶瓷防护液,该纳米陶瓷防护液基于荷叶自洁作用的原理,在涂覆陶瓷表面形成类似荷叶结构表面的涂层,赋予表面防水、防油的效果,使基材耐污染,易清洗。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提供这种纳米陶瓷防护液在陶瓷坐便器、蹲便器或陶瓷洗脸盆、洗菜盆的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纳米陶瓷防护液,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混合而成:
纳米颗粒1-10份
分散剂0.1-5份
表面活性剂1-15份
偶联剂0.1-5份
溶剂50-90份
消泡剂0.1-1份
所述的纳米颗粒粒径为1-30nm。
所述的纳米颗粒选自纳米级氧化铝、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锡锑、纳米氧化铟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所述分散剂选用德国比克公司生产的BYK-103、BYK-110、BYK-111、BYK-145、BYK-161、BYK-16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有机硅类、氟类表面活性剂。
所述的偶联剂选自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KH570、KH792、DL602、DL171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所述的溶剂选自D40、D60、D80、醋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所述的消泡剂选自BYK-052、BYK-054、BYK-055、BYK-071、BYK-A530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了这种纳米陶瓷防护液在陶瓷上的应用,把这种纳米陶瓷防护液采用滚涂、刷涂或喷涂的方式均匀地分布于已经清洁并干燥后的陶瓷坐便器、蹲便器或陶瓷洗脸盆、洗菜盆表面,干燥后即可在陶瓷表面形成耐污染、易清洗的自洁膜。
本发明具有如下突出的优点和有益的效果:
1. 防污:防止油污、果汁、茶汁等液体污染物
基于荷叶自洁作用原理,在涂覆表面形成类似荷叶结构表面的涂层,赋予表面防水、防油效果,优良的抗老化性能,使基材耐污染,易于清洗。
2.不改变基材原貌并保持透湿呼吸性
渗透型产品,在基材表面不成膜,不改变颜色,能使基材保持尺寸稳定性和自然外观。纳米防护液在基材毛细孔内壁上反应形成薄膜,不堵塞毛细管,靠其极低的表面张力阻止了液态水的渗入。这样就保持了基材原来的质感和呼吸性,基材内部的湿气可以“呼吸”出来,避免了湿气的长期积累。
3.超耐候性
纳米防护液中含有纳米材料,它能有效的屏蔽紫外线,具有超耐候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志成;周慧清;咸才军,未经杨志成;周慧清;咸才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103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