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靛蓝色双银高隔热节能窗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10490.0 | 申请日: | 2016-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71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吴培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35 | 分类号: | C23C14/35;C23C14/08;C23C14/18;C23C14/16;C23C14/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德技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8 | 代理人: | 严勇刚;何春兰 |
地址: | 22380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靛蓝色 双银高 隔热 节能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靛蓝色双银高隔热节能窗膜及其制备方法,窗膜在阳光下呈靛蓝色,所述靛蓝色双银高隔热节能窗膜的膜层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柔性透明PET基材层;第一高折射率层;第一金属氧化物层;第一银合金层;第一阻隔层;第二高折射率层;第二金属氧化物层;第二银合金层;第二阻隔层;第三高折射率层。本发明的窗膜通过双层银合金层对红外光的反射,与三层高折射层形成折射率匹配关系,并且通过厚度参数的配合,其颜色在太阳光下观察为靛蓝色,具有绝佳的视觉效果。同时,该靛蓝色双银高隔热节能窗膜还具有优异的透光、隔热以及抗氧化性能,使用寿命长,易于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贴附在汽车、建筑物等的窗玻璃上的贴膜,尤其是一种阳光下呈靛蓝色的窗膜,特别涉及一种靛蓝色双银高隔热节能窗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建筑物等的窗玻璃上经常需要贴附贴膜,通常称为窗膜,以提供隔热、防紫外线等功能。同时,性能优异的窗膜还可以提供良好的可见光透光率,可以从窗玻璃的内侧清晰观察窗外。其中,低辐射窗膜又称Low-E窗膜,是在柔性透明基材表面沉积低辐射膜层而成;低辐射窗膜对可见光有较高的透光率,同时,对红外线和紫外线具有很高的反射率,是一种兼具高透光、高隔热等优点的薄膜产品。
目前,传统的低辐射节能窗膜存在着颜色单一,隔热性能差等一些缺点,而且具有很强装饰效果的靛蓝色窗膜更是少见。目前大部分的窗膜都是节能性较差的热反射涂层窗膜,其结构稳定性差,隔热效果不佳,使用寿命较短,不利于产品大范围推广。
在窗膜的工业生产中,磁控窗膜生产后期还需进行涂布工艺进行复合,这使得窗膜不可避免地与空气接触,从而造成其氧化,并且在运输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也将加速窗膜的氧化,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靛蓝色双银高隔热节能窗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靛蓝色双银高隔热节能窗膜,在阳光下呈靛蓝色,所述窗膜的膜层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柔性透明PET基材层,厚度为23微米~50微米,其可见光透光率≥89%,雾度≤1.5;第一高折射率层,厚度为31nm~33nm,折射率为2.36,所述第一高折射率层由Nb2O5构成;第一金属氧化物层,厚度为7nm~9nm,所述第一金属氧化物层由ZnO:Sn构成;第一银合金层,厚度为15nm~17nm,所述第一银合金层由99%的Ag,1%的Cu构成;第一阻隔层,厚度为0.8nm~1nm,所述第一阻隔层由NiCr构成;第二高折射率层,厚度为70nm~72nm,折射率为2.36,所述第二高折射率层由Nb2O5构成;第二金属氧化物层,厚度为10nm~12nm,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层由ZnO:Sn构成;第二银合金层,厚度为17nm~19nm,所述第二银合金层由98%的Ag,2%的Pd构成;第二阻隔层,厚度为1nm~1.2nm,所述第二阻隔层由NiCr构成;第三高折射率层,厚度为25nm~37nm,折射率为2.06,所述第三高折射率层由Si3N4构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氧化物层的厚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银合金层的厚度的2/3;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层的厚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银合金层的厚度的2/3。
优选地,所述第一阻隔层的厚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银合金层的厚度的1/5;所述第二阻隔层的厚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银合金层的厚度的1/5。
优选地,所述柔性透明PET基材层的厚度为23微米;所述第一高折射率层的厚度为32nm;所述第一金属氧化物层的厚度为8nm;所述第一银合金层的厚度为16nm;所述第一阻隔层的厚度为0.9nm;所述第二高折射率层的厚度为71nm;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层的厚度为11nm;所述第二银合金层厚度为18nm;所述第二阻隔层的厚度为1.1nm;所述第三高折射率层的厚度为36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104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