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身前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10563.6 | 申请日: | 2016-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5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竹田智哉;安井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蒋国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前部 结构 | ||
1.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其在左右的前侧架的前端部架设有保险杠,且加固件从前侧架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上部构件的前端部与所述加固件的外端部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侧架具有:
前载荷吸收部,其前端部被连接于所述保险杠,且由从车身前方输入到所述保险杠的冲击载荷来进行轴向压溃;和
后载荷吸收部,其被设置于所述加固件的车身后方,且通过冲击载荷而折弯,
所述加固件在该加固件的前壁被收装于所述前侧架的内部且被接合于该前侧架的内侧壁的状态下,由所述前侧架的外侧壁从车身前后方向来夹持,
所述前载荷吸收部具有:
多条横向凸筋,其沿车宽方向延伸;和
多条纵向凸筋,其在相对于所述横向凸筋而向车身前后方向偏离规定间距的位置沿上下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侧架具有:
框架主体,其向车宽方向外侧开口,且截面呈大致U字形;和
框架背板,其形成所述前侧架的外侧壁且堵塞该框架主体的开口,
所述前侧架通过所述框架主体和所述框架背板而被形成为封闭截面,
所述加固件具有:
加固件主体,其向车身后方开口,且截面呈大致U字形;和
加固件背板,其堵塞该加固件主体的开口,
所述加固件通过所述加固件主体和所述加固件背板而被形成为封闭截面,
在所述加固件主体上具有所述前壁,该前壁的内侧凸缘被接合于所述框架主体的所述内侧壁,
所述框架背板由前框架背板和后框架背板形成,所述前壁由所述前框架背板和所述后框架背板从车身前后方向来夹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主体具有:
所述内侧壁;
上部,其从所述内侧壁的上边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和
下部,其从所述内侧壁的下边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
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被接合于所述加固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主体具有:
上棱线部,其由所述内侧壁和所述上部交叉而形成;和
下棱线部,其由所述内侧壁和所述下部交叉而形成,
通过各棱线部在所述前载荷吸收部被分支为2部分而形成倾斜部,
所述加固件主体被接合于所述倾斜部的后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安装托架,其以被插入到所述前载荷吸收部的开口部的状态被接合,并被安装于所述保险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固件从所述前侧架向车身前方且向车宽方向外侧呈倾斜状延伸,
在所述加固件的外端部形成有收装凹部,该收装凹部收装所述上部构件的前端部,
在所述上部构件的前端部被收装于所述收装凹部的状态下,所述上部构件的前端部被接合于所述收装凹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载荷吸收部具有:
第1折弯部,其被设置于所述加固件的车身后方,且具有由所述外侧壁向车宽方向内侧凹陷而形成的凹部;
第2折弯部,其在所述第1折弯部的车身后方且可向车宽方向折弯;和
第3折弯部,其在所述第2折弯部的车身后方且可向车宽方向折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1056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甲打磨器控制电源(6)
- 下一篇:指甲打磨器控制电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