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微地震的压裂缝网重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10941.0 | 申请日: | 2016-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268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龚斌;刘玄;兰正凯;李俊超;石欣;张忠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特雷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恩赫律师事务所11469 | 代理人: | 赵文成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地震 裂缝 网重构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微地震的压裂缝网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对水力压裂过程中微地震监测点的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剔除不合理的微震点,并将各压裂段的压裂点整理成顺序发生的事件序列;
步骤2:分别以各压裂段的起裂点为起点,迭代重构得到各压裂段的压裂缝网N;
步骤3:根据微地震监测点的能量e计算所述压裂缝网N中各压裂缝段的开度a和渗透率k,计算公式为:
a=Dln(e/e0)
k=a2/12
式中,e0为微地震监测点的能量系数,D为比例系数;
步骤4:将所有压裂段的压裂缝网N合并,并在所述渗透率k和合并后得到的压裂缝网的基础上建立离散裂缝网格模型;
步骤5:以所述离散裂缝网格模型为基础进行生产数值模拟,获取生产数值模拟值,并将所述生产数值模拟值与实际生产数值进行生产历史拟合;
步骤6:判断所述生产数值模拟值与实际生产数值之间的生产历史拟合是否达到拟稳态,若未达到拟稳态,则调整所述比例系数D和能量系数e0并重复所述步骤3至5,若达到拟稳态,则进行步骤7;
步骤7:选取拟稳态后的压力场,并求取油藏所有点的压力值的累计分布函数;
步骤8:计算所述累计分布函数的拐点并将所述拐点作为储层改造体积的边界压力,绘制所述边界压力的等值线图,得到此次压裂产生的储层改造体积的形状和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地震的压裂缝网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各压裂段的压裂缝网N的迭代重构包括:
步骤21:以其中任一段压裂为例,将压裂段中所有微地震监测点的事件序列记为P,其中各点pi依次发生,其中i=1,…,n;
步骤22:压裂段的压裂缝网N0最初为空集,将起裂点p0作为初始裂缝网加入N0得到压裂缝网N1;
步骤23:依次选择所述事件序列P中的点pi为研究对象,计算所述压裂缝网N1中所有线段到pi最近的点q;
步骤24:如果q为N1中某条线段ab的端点,则直接将线段piq加入N1,否则,q即为N1中所述线段ab的内点,此时首先将所述线段ab拆成aq和qb两条线段,再将piq加入N1;
步骤25:从所述事件序列P中删除pi;
步骤26:重复所述步骤23、24、25,直到所述事件序列P成为空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地震的压裂缝网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进一步为:
在合并后得到的压裂缝网的基础上,进行Delaunay三角网格剖,再结合储层物性建立离散裂缝网格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微地震的压裂缝网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2中,所述起裂点p0的位置为投球滑套或压差滑套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特雷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特雷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1094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