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旋流流场的轻质尘埃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11634.4 | 申请日: | 2016-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906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赵欣洋;邹洪森;刘志远;黎炜;潘亮亮;刘婷;陈海军;胡淼龙;闫河霖;计时鸣;苏林杰;曾晰;夏绪卫;王宏丽;徐辉;张斌;秦有苏;尹磊;吴昊;杨稼祥;王思;黄欣;李磊;李敏;靳武;陈昊阳;安燕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宁夏电力公司检修公司;浙江维思无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国网宁夏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16 | 分类号: | B01D45/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张芳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尘室 轻质 除尘装置 二级除尘 旋流流场 进气管 外侧壁 进气口 沿圆周方向 圆柱状壳体 除尘效果 高速旋流 含尘气流 集尘管道 漏斗机构 内部连通 一级除尘 动压力 集尘桶 小粒径 中空的 除尘 对极 集尘 流场 锐角 旋流 连通 室内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旋流流场的轻质尘埃除尘装置。其特点是:包括集尘室(4),该集尘室(4)底部中间通过集尘管道(3)与集尘桶(1)连通,其中集尘室(4)为中空的圆柱状壳体,在该集尘室(4)的外侧壁上沿圆周方向设有至少三个与集尘室(4)内部连通的进气管,并且每个进气管与集尘室(4)的外侧壁夹角均为锐角。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装置将含尘气流以一定流速和动压力进行圆形集尘室内,在进气口气流的作用下形成高速旋流流场,利用旋流流场所形成的中心速度零区,实现对极轻质及极小粒径尘埃的除尘。2)、本发明装置采用二级除尘结构,集尘室为一级除尘,漏斗机构为二级除尘,提高除尘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旋流流场的轻质尘埃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除尘方法及除尘器种类很多,有重力沉降除尘、惯性除尘、特殊除尘结构、撒水除尘、S型除尘及旋风除尘等。现有除尘装置主要针对大颗粒及相对空气密度较大的颗粒垃圾的搜集处理,对于大颗粒垃圾,基于自重沉降除尘,对于粒径相对较小但相对空气质量密度较大的颗粒,基于惯性原理,利用惯性的不同,实现颗粒与空气的分离。
对于极轻质尘埃及粒径特别小的微米级尘埃,其惯性不足以脱离气流则随着气流流动排出除尘器。现有的除尘装置基本无法实现对这类尘埃的处理。现有的除尘装置基本都是针对相对比较简单的空间环境,对于空间环境比较复杂需要多段分别除尘的复杂空间环境,现有的除尘方法及装置大都面临着除尘效率低的不足,并且目前并无针对此类尘埃的方法及除尘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旋流流场的轻质尘埃除尘装置,能够实现对极轻质及极小粒径尘埃的除尘。
一种基于旋流流场的轻质尘埃除尘装置,其特别之处在于:包括集尘室,该集尘室底部中间通过集尘管道与集尘桶连通,其中集尘室为中空的圆柱状壳体,在该集尘室的外侧壁上沿圆周方向设有至少三个与集尘室内部连通的进气管,并且每个进气管与集尘室的外侧壁夹角均为锐角。
其中在集尘室顶端设置有盖板,在该盖板上设有出气口。
其中在集尘室的外侧壁上均布有三个进气管,并且每个进气管与集尘室的外侧壁夹角均相同。
其中夹角为15°。
其中集尘室底部与集尘管道之间安装有漏斗机构,该漏斗机构的大口端与集尘室底部连通而其小口端与集尘管道连通。
其中在集尘管道上安装有排尘阀。
其中排尘阀与电机传动连接。
其中在盖板与集尘室之间设置有密封橡胶。
其中在出气口处设置有滤网。
其中在出气口处设置有出气法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装置将含尘气流以一定流速和动压力进行圆形集尘室内,在进气口气流的作用下形成高速旋流流场,利用旋流流场所形成的中心速度零区,实现对极轻质及极小粒径尘埃的除尘。 2)、本发明装置采用二级除尘结构,集尘室为一级除尘,漏斗机构为二级除尘,提高除尘效果。3)、本发明的除尘装置集尘室为三入口形式,可分别连接三个除尘管道,同时实现对不同部位的除尘,适应复杂的除尘空间环境,提高除尘效率,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附图3为本发明中集尘室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宁夏电力公司检修公司;浙江维思无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国网宁夏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宁夏电力公司检修公司;浙江维思无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国网宁夏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116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