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电站金属堆芯壳的找正、调平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11958.8 | 申请日: | 2016-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20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高国新;孙朝朋;杨俊辉;刘奎林;贾金廷;张志强;邵刚;裴永旗;康增保;马洪泉;李志虎;董建;罗贤宝;李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8 | 分类号: | E04G21/18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刘昕宇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电站 金属 堆芯壳 平方 | ||
本发明属于核电工程建造的技术领域。为了完成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金属堆芯壳的安装作业并保证安装质量,本发明提出一种核电站金属堆芯壳的找正、调平方法,包括使用激光跟踪仪测量金属堆芯壳的位置,使用分析设备计算测量值与设计安装位置的偏差;液压泵站根据偏差控制三维液压调整机的X向、Y向和Z向油缸,以使结构梁在X方向、Y方向和Z方向移动,结构梁带动拉索移动,拉索带动金属堆芯壳移动;重复本步骤,直至将金属堆芯壳调整至设计安装位置并调至水平。本发明的方法不仅能够完成金属堆芯壳的调整安装作业,且保证了安装精度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电工程建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站金属堆芯壳的找正、调平方法。
背景技术
高温气冷堆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第四代技术特征的先进核能技术,具有较高安全特性,应用领域广泛,商业化前景非常广阔。金属堆芯壳为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主回路的主设备,该大型复杂主设备是核电站的心脏,安装条件苛刻,精度要求高,难度极大。常规压水堆核电站主设备(例如金属堆芯壳)的安装调整是使用核岛环吊配合进行,而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反应堆未设计专门用于配合主设备安装调整的设备,且反应堆检修吊车载荷仅为100吨,无法满足单体重达250多吨的金属堆芯壳的安装调整作业要求,所以需要研发先进可靠的主设备找正、调平方法以完成金属堆芯壳的安装作业并保证安装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完成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金属堆芯壳的安装作业并保证安装质量,本发明提出一种核电站金属堆芯壳的找正、调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至少两个三维液压调整机布置于反应堆舱室墙体上表面;
(2)在结构梁的下表面设置至少两个固定槽,将结构梁落位于所述至少两个三维液压调整机上,且所述三维液压调整机的Z向油缸插入所述结构梁的固定槽中;
(3)在所述结构梁上设置至少两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贯通所述结构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连接孔均匀分布于与金属堆芯壳半径相同的圆周上;将至少两个拉索的液压提升器固定于所述结构梁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结构梁的连接孔的端口处,所述拉索的钢绞线从所述连接孔穿过,所述拉索的连接拉板与金属堆芯壳连接;
(4)利用液压泵站控制所述三维液压调整机的Z向油缸,使所述Z向油缸顶升,所述Z向油缸的顶升带动所述结构梁向上移动,所述结构梁带动所述拉索向上移动,所述拉索提升金属堆芯壳;
(5)使用激光跟踪仪测量金属堆芯壳的位置,并将测量值发送给分析设备,使用所述分析设备计算该测量值与金属堆芯壳设计安装位置的偏差值;
将所述分析设备计算的偏差值输入同步控制台中,所述同步控制台接收到偏差值后,将该偏差值发送给所述液压泵站,所述液压泵站根据该偏差值控制所述三维液压调整机的X向油缸、Y向油缸和Z向油缸,以使所述结构梁在X方向、Y方向和Z方向移动,所述结构梁的移动带动所述拉索移动,所述拉索的移动带动金属堆芯壳移动;
重复本步骤,直至将金属堆芯壳调整至设计安装位置并调至水平;
(6)通过所述液压泵站控制所述三维液压调整机的Z向油缸下降,以使所述结构梁向下移动,金属堆芯壳下落安装到位;
(7)使用所述拉索的液压提升器提升钢绞线,所述钢绞线提升金属堆芯壳,以有空间在反应堆舱室墙体侧壁上安装限位键,所述限位键安装完成后,使用所述液压提升器下放所述钢绞线,金属堆芯壳下落就位。
其中,所述步骤(5)中,所述分析设备接收所述激光跟踪仪发送的测量值后,先对该测量值进行解码,再将解码后的测量值与金属堆芯壳的设计安装位置相减,以得出测量值与设计安装位置的偏差值。
其中,所述步骤(1)中,将四个所述三维液压调整机布置于反应堆舱室墙体上表面,且该四个所述三维液压调整机呈矩形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119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