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硫硫杆菌及高活性培养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12501.9 | 申请日: | 2016-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5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杨宸;吴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R1/01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袁正英 |
地址: | 21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硫硫 杆菌 活性 培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硫硫杆菌及高活性培养的方法,采用本方法培养排硫硫杆菌能极大降低菌体死亡率,明显提高单位菌液中活菌数。
背景技术
传统的排硫硫杆菌培养方法是依据化能自养细菌生长需求,以硫代硫酸盐等简单无机盐作为碳源、氮源。排硫硫杆菌在这类培养基下生长缓慢,至少需要5天才会在培养基中看见直径小于1毫米的圆形菌落。排硫硫杆菌在这一类培养基中与游离硫形成粘膜,长时间静置,代谢产生的硫会在培养基中形成白色或淡黄色沉淀。这类由NH4Cl、Fe2+等构成的培养基有较强盐腐蚀性,即增加蛋白质分子表面电荷,增强蛋白质分子和水分子的作用,使蛋白质在水中溶解度增大。对排硫硫杆菌的细胞膜和细胞壁产生蛋白质盐溶现象。在菌体培养过程中,一部分排硫硫杆菌因为蛋白质盐溶而造成细胞壁破裂而死亡。最终导致菌体培养周期长,活菌数低等现象。
随着利用微生物代谢机制净化含硫化物的废气、废水研究在学术圈逐渐展开,排硫硫杆菌培养周期长、活菌数低等问题使得该菌难以适应工业化的效率高、周期短、成本低的特性。如何避免排硫硫杆菌在含硫溶液中发生盐溶现象,提高活菌数和菌体活力成为将微生物应用到工业的技术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硫硫杆菌,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排硫硫杆菌进行高活性培养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硫杆菌,其分类名为排硫硫杆菌,菌种的拉丁学名为Thiobacillus thioparus,保藏日期是2016年7月11日,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是CGMCC No.12756。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的硫杆菌进行高活性培养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将自养培养基和保护剂于容器中配制混合培养基,混合培养基的装液量为容器体积容量的10%~20%;对培养基灭菌;按混合培养基体积比的2~5%接种排硫杆菌;控制温度28~30℃,摇床转速为160~180rpm/min,培养48h~72h,可清楚看见白黄色菌落。
优选混合培养基中自养培养基组分为:Na2S2O3 9~10g/L、KH2PO43~5g/L、K2HPO44~5g/L、MgSO4.7H2O 0.7~0.9g/L、NH4Cl 0.4~0.6g/L、乙二酸四乙酸二钠0.5~0.6g/L、ZnSO4.7H2O 0.22~0.32g/L、CaCl20.05~0.08g/L、MnCl2.4H2O0.05~0.08g/L、FeSO4.7H2O 0.05~0.08g/L、(NH4)6Mo7O240.01~0.03g/L、CuSO4.5H2O 0.01~0.03g/L和CoCl2.6H2O 0.01~0.03g/L。
优选混合培养基中保护剂的组分及各组分占自养培养基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2~4%海藻糖,0.1~0.3%聚乙二醇4000(PEG),0.3~0.5%蔗糖,0.2~0.4%NaCl。
优选混合培养基的pH值为6.5~7.0。
对培养基灭菌,一般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其中Na2S2O3和保护剂不可采用高温灭菌法,可采用膜过滤或紫外灭菌法。
CGMCC No.12756菌株具有以下性质:
1、培养特征:
在固体LB培养基上培养,呈白色或淡黄色、微透明小圆点状,有光泽,边缘光滑整齐。
2、菌体形态特征:
在固体LB培养基上呈白色或淡黄色球形或椭圆型,直径0.5~1.7微米,单细胞外通常有一层荚膜。以极生鞭毛运动。
3、生理生化性质:
表1 CGMCC No.12756菌株生理生化性质
+:为可利用;-:为不可利用。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125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