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隔离层的电极的制造方法及带隔离层的电极的制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12838.X | 申请日: | 2016-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2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梅原将一;工原孝博;小村慎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10/0525;H01M10/058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王培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 电极 制造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能够缩短利用激光束将带隔离层的电极切断的切断时间的带隔离层的电极的制造方法以及带隔离层的电极的制造装置。切断工序(S2)是对带状带隔离层的电极(140A)的激光照射预定部(140b)从表面侧隔离层(152)侧照射激光束(LB),从而将带状带隔离层的电极(140A)切断的工序。具备在切断工序(S2)之前对激光照射预定部(140b)中的表面侧隔离层(152)进行预热的预热工序(S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隔离层的电极的制造方法以及带隔离层的电极的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具备正极和负极的电极体,上述正极具有正极集电部件以及层叠在上述正极集电部件的表面和背面的正极复合材料层,上述负极具有负极集电部件以及层叠在上述负极集电部件的表面和背面的负极复合材料层。并且,公开了具备该电极体的二次电池。在该电极体中形成有隔离层,该隔离层是通过在上述正极中的上述正极复合材料层的表面或者上述负极中的上述负极复合材料层的表面层叠热塑性树脂粒子(例如聚乙烯粒子)而形成的。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98/38688号公报
具体而言,在带状的负极集电部件的表面和背面形成负极复合材料层后,在该负极复合材料层上涂覆将热塑性树脂粒子分散于溶剂而成的料浆并使其干燥(使溶剂气化)。由此,制作带状的带隔离层的负极,该带状的带隔离层的负极具有:带状的负极集电部件;层叠在负极集电部件的表面上的表面侧负极复合材料层;层叠在表面侧负极复合材料层上的包含热塑性树脂粒子的表面侧隔离层;层叠在负极集电部件的背面上的背面侧负极复合材料层;以及层叠在背面侧负极复合材料层上的包含热塑性树脂粒子的背面侧隔离层。然后,将带状的带隔离层的负极切断,制作预定长度的带隔离层的负极。
然而,本发明的发明人研究使用激光束切断来作为将带隔离层的电极切断的方法。然而,在激光束切断中,无法在短时间内切断带隔离层的电极。具体而言,包含热塑性树脂粒子(例如聚乙烯粒子)的隔离层的激光束的透过率低。因此,例如在从表面侧隔离层侧照射激光束而将带状的带隔离层的电极切断的情况下,透过表面侧隔离层而到达表面侧电极复合材料层以及集电部件的激光束的光量(能量)变少,无法在短时间内切断带状的带隔离层的电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状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缩短利用激光束进行的带隔离层的电极的切断时间的带隔离层的电极的制造方法以及带隔离层的电极的制造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带隔离层的电极的制造方法,具备切断工序,在该切断工序中,针对带状的带隔离层的电极,对遍及上述带隔离层的电极的宽度方向整体(沿宽度方向横跨该带隔离层的电极的形态)的激光照射预定部照射激光束而将上述带状的带隔离层的电极切断,从而制作预定长度(规定长度)的带隔离层的电极,其中,上述带状的带隔离层的电极具有:具有表面和背面的带状的集电部件;层叠在上述集电部件的上述表面上的表面侧电极复合材料层;以及层叠在上述表面侧电极复合材料层上的含有热塑性树脂粒子的表面侧隔离层,其中,上述切断工序是对上述激光照射预定部从上述表面侧隔离层侧照射上述激光束,从而将上述带状的带隔离层的电极切断的工序,上述带隔离层的电极的制造方法具备在上述切断工序之前对上述激光照射预定部中的上述表面侧隔离层进行预热的预热工序。
在上述带隔离层的电极的制造方法中,在切断工序中,将具有带状的集电部件、层叠在该集电部件的表面上的表面侧电极复合材料层、以及层叠在该表面侧电极复合材料层上的含有热塑性树脂粒子的表面侧隔离层的带状的(长条的)带隔离层的电极利用激光束切断,从而制作预定长度(例如长方形状)的带隔离层的电极。
更具体而言,在切断工序中,对带状的带隔离层的电极的激光照射预定部(预定将照射激光束的部位,即预定将由激光束切断的部位),沿从表面侧隔离层侧朝向集电部件侧的方向照射激光束,从而将带状的带隔离层的电极切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128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散热的燃料电池
- 下一篇:一种超薄电池的制备方法及超薄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