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14637.3 | 申请日: | 2016-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9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牧洪太;桥场成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5/04 | 分类号: | G03G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庞东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照相 感光 处理 图像 形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使用电子照相感光体(下文中有时称为“感光体”)依次进行充电、静电潜像形成、显影、转印、清洁等工序的装置是众所周知的。
作为电子照相感光体,除了在铝等具有导电性的基体上设置有兼具产生电荷的功能和传输电荷的功能的同一层的单层型感光体之外,还已知有在铝等具有导电性的基体上层叠有产生电荷的电荷产生层和传输电荷的电荷传输层的功能分离型感光体。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是在导电性支撑体上设置有至少以载流子产生物质和载流子传输物质作为主要构成成分的感光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在该感光层中含有特定的受阻酚/受阻胺化合物。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是在导电性基板上设置至少包含酞菁化合物的电荷产生层和电荷传输层而成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电荷传输层的电荷传输材料含有特定的三芳基胺化合物,粘结剂树脂混合两种以上,且含有以树脂重量比计小于50%的特定的聚碳酸酯树脂,进而含有受阻酚系化合物和受阻胺系化合物中的任一者或两者作为添加剂。
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是至少具有支撑体、该支撑体上的电荷产生层和该电荷产生层上的电荷传输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在该电荷产生层中含有氧钛酞菁、偶氮颜料和受阻酚化合物。
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在导电性支撑体上具有包含特定的烯胺化合物且包含选自氢醌化合物、受阻酚化合物、生育酚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的感光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4005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35650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8-5474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11-2588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该电子照相感光体与具有导电性基体;配置在上述导电性基体上、包含电荷产生材料而不含抗氧化剂的电荷产生层、或者包含电荷产生材料且仅包含由式(AO-5)表示的受阻胺系抗氧化剂作为抗氧化剂的电荷产生层;和配置在上述电荷产生层上、包含由通式(CT1)表示的电荷传输材料和由通式(CT2)表示的电荷传输材料的电荷传输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相比,可抑制在连续输出同一图像时图像的浓度变浓的现象(下文中称为“残像重影(焼付きゴースト)”)的发生。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提供以下的发明。
方案1的发明为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具有导电性基体、电荷产生层和电荷传输层;该电荷产生层配置在上述导电性基体上,包含电荷产生材料和受阻酚系抗氧化剂;该电荷传输层配置在上述电荷产生层上,包含由下述通式(CT1)表示的电荷传输材料和由下述通式(CT2)表示的电荷传输材料。
[化1]
(通式(CT1)中,RC11、RC12、RC13、RC14、RC15和RC16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20以下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20以下的烷氧基、或者碳原子数为6以上且30以下的芳基,相邻的2个取代基可以彼此键合而形成烃环结构。n和m各自独立地表示0、1或2。)
[化2]
(通式(CT2)中,RC21、RC22和RC2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10以下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10以下的烷氧基、或者碳原子数为6以上且10以下的芳基。)
方案2的发明为方案1的发明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上述受阻酚系抗氧化剂的分子量为300以上。
方案3的发明为方案1或2的发明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上述受阻酚系抗氧化剂的分子量为300以上且800以下。
方案4的发明为方案1~3中任一发明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上述受阻酚系抗氧化剂的含量相对于电荷产生材料的总含量100重量份为0.5重量%以上且10重量%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施乐株式会社,未经富士施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146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