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柴油车尾气稀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15289.1 | 申请日: | 2016-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7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郭秀荣;毕崇盛;杜丹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车 尾气 稀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柴油车尾气稀释的装置,明确的说是一种对柴油车尾气进行稀释处理,温度调节,压力调整的尾气稀释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随着柴油车数量的增加,柴油车尾气排放量越来越多,严重污染环境,因此,柴油车尾气后处理技术迅速发展起来,例如: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柴油机氧化催化DOC、柴油车微粒捕集器DPF。尾气后处理技术主要用于尾气净化处理,其净化效率可用ELPI、Aerocet531S粉尘仪粒子计数、NHT-6不透光烟度计等多种仪器进行测量。然而这些测量仪器由于其量程,温度范围的缘故,需要对尾气进行温度的调节和浓度的稀释。针对此问题,我们研制了柴油车尾气稀释装置,可按照测量仪器的要求实现测量前的尾气温度和浓度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保证尾气与空气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力的条件下混合,还可以控制尾气与空气的稀释比,柴油车尾气进行稀释处理,温度调节,压力调整,使尾气浓度,满足仪器所测量范围的柴油车尾气稀释装置。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柴油车尾气稀释装置,包括管体、减压装置、抽气泵、水浴恒温箱、气体流量计、温度计、稀释箱,所述管体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第四管体。所述抽气泵包括第一抽气泵和第二抽气泵,所述水浴恒温箱包括第一水浴恒温箱和第二水浴恒温箱,所述气体流量计包括第一气体流量计和第二气体流量计,所述温度计包括第一温度计和第二温度计,所述第一管体上依次安装了减压装置、第一抽气泵和第一水浴恒温箱,所述第一气体流量计安装在第一管体的末端,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连接第一气体流量计,所述第一温度计安装在第二管体上,所述第二管体另一端安装在稀释箱外壳上,所述第二抽气泵的一端安装了第三管体,所述第二水浴恒温箱安装在第三管体上,所述第三管体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气体流量计,所述第四管体的一端安装在稀释箱外壳上,所述第四管体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气体流量计,所述第四管体上安装了第二温度计。
以下为本发明的附属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稀释箱包括管道、稀释箱外壳、稀释箱出口管,所述稀释箱外壳的左侧,顶面和右侧均设有管孔,其分别为第一管孔,第二管孔和第三管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管道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安装在第一管道上,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设有多个气孔,所述第一管道安装在第一管孔上,所述第二管道安装在第二管孔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稀释箱出口管安装在第三管孔。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本发明是一种柴油车尾气稀释装置,通过管体连接各部分形成尾气稀释装置,保证尾气与空气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力的条件下混合,还可以控制尾气与空气的稀释比,稀释箱的设置,可保证在气体稀释环境不因加工误差,而改变稀释空间的大小。稀释箱内气体通过管道进入,通过第一管道进空气,第二管道进尾气,第二管道插入第一管道中,促进尾气稀释,管道尾端有气孔,通过气体体积的变化,压缩气体,加速尾气与空气的混合,柴油车尾气进行稀释处理,温度调节,压力调整,使尾气浓度,满足仪器所测量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本实施例的柴油车尾气稀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本实施例的稀释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管体1,减压装置2,第一管体5,第二管体7,第一抽气泵3,第一水浴恒温箱4,第一气体流量计6,第一温度计8,稀释箱9,第二抽气泵10,第二水浴恒温箱11,第三管体12,第二气体流量计13,第四管体14,第二温度计15,第一管道16,第二管道17,稀释箱外壳18,稀释箱出口管19,第一管孔20,第二管孔21,第三管孔22,气孔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152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气无组织排放监测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人造填砂模型管填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