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16364.6 | 申请日: | 2016-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82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姜佳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3 | 分类号: | G06V40/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姜春咸;冯建基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纹识别 模组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及终端。该指纹识别模组包括指纹识别模块和位于指纹识别模块下层的压力检测模块;其中,压力检测模块包括柔性绝缘基底以及印刷于柔性绝缘基底的感压油墨块和铜质走线;其中,感压油墨块与铜质走线相连接。本发明将指纹识别和触控压力相结合,通过对压力检测部件做了改进,具有较高的压力感应灵敏度,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指纹识别模组的封装体积,提高压力检测部件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随之而来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指纹具有终身不变性、唯一性和方便性,使得指纹识别成为目前最可靠的身份识别方案。因此,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上安装有指纹识别模组。随着半导体封装技术的发展,指纹模组的尺寸也在变小,可以嵌入在智能终端里,作为解锁和支付的验证端,提高智能终端的安全性。
指纹识别模组的灵敏度和算法都在提升,指纹解锁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致使误触发的情况越来越多。而误触发操作可能致使因反复尝试操作增加设备的功耗,或者可能导致因尝试次数过多导致设备锁定,或者因解锁成功而导致进一步误触发设备的应用或者功能。可知,简单的指纹图像的识别,虽然方便了用户的一些操作,但是误触发的情况同时也给用户带来了诸多的麻烦。
目前各个公司开始尝试将指纹识别与触控压力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智能设备的控制。例如,通过在指纹传感器下方设置压力传感器,当控制单元确定压力传感器采集到压力参数超过预定参数阈值时,指纹识别传感器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处于工作状态。再例如,将指纹检测区域位于多个压力检测区域之上,而将压力细分为多个区域,采集被检测手指按压各个压力检测区域的压力值,将每个区域的压力值和按压顺序都符合预设时才解锁成功。
但是上述的技术方案中仅仅是在结构上把压力和指纹检测简单地堆叠在一起,着重描述应用场景和软件设计,多为设想的流程图,没有具体的压力检测的实现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及终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应用于指纹识别模组压力检测方案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包括指纹识别模块和位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下层的压力检测模块;其中,
所述压力检测模块包括柔性绝缘基底以及印刷于所述柔性绝缘基底的感压油墨块和铜质走线;其中,所述感压油墨块与所述铜质走线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感压油墨块间组成差动电桥;其中,所述差动电桥的一个对角端连接供桥电源,另一个对角端输出用于检测触控压力的测量电压。
进一步地,单个所述感压油墨块的印刷面积为2~5mm2。
进一步地,所述感压油墨块的油墨印刷厚度为10nm~30nm。
进一步地,所述感压油墨块之间呈矩阵状排布,且行间距为3~5mm,列间距为1mm~3mm。
进一步地,所述感压油墨块间的电阻相对误差不超过5%。
进一步地,所述感压油墨块印刷于所述柔性绝缘基底的正反两面。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绝缘基底采用聚酷亚胺、聚酯、聚乙烯或者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进一步地,所述感压油墨块采用的感压油墨包括高密度聚乙烯或者石墨半导体复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包括指纹识别传感器以及柔性电路板;其中,所述柔性电路板位于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的下层。
进一步地,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包括电容式传感器、光学式传感器或者射频式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163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维码识别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肤色检测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