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方法、车辆侧终端设备和道路侧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17532.3 | 申请日: | 2016-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98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栋;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H04W72/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方法 车辆 终端设备 道路 | ||
本公开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车辆侧终端设备和道路侧终端设备。本公开旨在通过将道路侧终端设备的存在信息嵌入到DMRS序列中,使得车辆侧终端设备实现在物理层对于道路侧终端设备的发现。基于道路侧终端设备的发现结果,车辆侧终端设备能够优化使用数据传输的专用资源池。以此方式,能够降低对于道路侧终端设备的发现过程的延迟并且降低接收端复杂度,同时减缓消息传输中的干扰,提高系统性能。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技术,更具体地,涉及车载通信中在车辆侧终端设备处和道路侧终端设备处实施的通信方法以及车辆侧终端设备和道路侧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在2015年,3GPP启动了关于基于LTE(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的车载通信V2X服务的新研究项目,以研究和探索基于广泛部署的LTE网络的“汽车互联”的机会。基于LTE的V2X研究包括三个部分:V2V(车辆对车辆通信,vehicle-to-vehiclecommunication)、V2I/N(车辆对公共设施/网络通信,vehicle-to-infrastructure/network communication)以及V2P(车辆对行人通信,vehicle-to-pedestriancommunication)。在V2I中,车辆侧终端设备(vehicle UE)与RSU(道路侧设备,road sideunit)进行通信以传输V2I消息。RSU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为终端设备型RSU(UE-typeRSU),另一种为基站型RSU(eNB-type RSU),它们分别经由UE到UE接口(如LTE中定义的PC5接口)和UE与基站间接口(如LTE中的Uu接口)与车辆侧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本公开的方案专注于终端设备型RSU(以下称作道路侧终端设备)。
在实际中的V2X的部署中,道路侧终端设备能够被布置在一些特定位置处,例如道路交叉点处。对于一般的车辆侧终端设备而言,一些道路侧终端设备可能存在或不存在于该车辆侧终端设备的附近。如果道路侧终端设备存在于该车辆侧终端设备的附近,则该车辆侧终端设备与道路侧终端设备之间可以进行V2I消息传输。与此同时,该车辆侧终端设备能够在考虑到存在道路侧终端设备的情况下降低其V2V传输对于道路侧终端设备的干扰。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的先决条件在于,该车辆侧终端设备必须首先发现道路侧终端设备的存在。
指示道路侧终端设备是否存在的消息如果被车辆侧终端设备在高层传输中获得(如终端设备类型信息被包含在所传输的消息中),这会导致较大的延迟以及复杂解调译码过程。因此提出使得车辆侧终端设备能够在物理层发现道路侧终端设备的构想。基于道路侧终端设备的发现结果,车辆侧终端设备还能够优化使用系统配置的传输资源池,以提高频谱效率,并控制车辆侧终端设备对道路侧终端设备的干扰。
发明内容
总体上,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在车辆侧终端设备处和道路侧终端设备处实施的通信方法以及车辆侧终端设备和道路侧终端设备。
在第一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在车辆侧终端设备处实施的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包括解调参考信号(DMRS)序列在内的信号;检测所接收的DMRS序列中是否包含道路侧终端设备的信息;响应于检测到存在道路侧设备的信息,与所述道路侧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在第二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在道路侧终端设备处实施的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所述道路侧终端设备的存在性的信息嵌入到解调参考信号(DMRS)序列中;以及发送包含所述DMRS序列的信号以便被经过所述道路侧终端设备的车辆侧终端设备发现。
在第三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侧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器,被配置为接收包括解调参考信号(DMRS)序列在内的信号;以及控制器,被配置为检测所接收的DMRS序列中是否存在道路侧终端设备的信息,所述收发器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检测到存在道路侧终端设备的信息,与所述道路侧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175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