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火花机床自动对刀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18555.6 | 申请日: | 2016-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708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虞锋;蒋锡伟;邵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微研精微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7/26 | 分类号: | B23H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丁涛 |
地址: | 21416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火花 机床 自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火花机床自动对刀方法,属于电火花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当下电火花机床对刀方式一般为机械对刀或者手动单边对刀,通过多次重复对刀,人工计算得出X、Y轴中心(XO,Y0)。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主要存在操作复杂、使用不便、精确度不高。
发明内容
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火花机床自动对刀方法,可以快速、精确地自动得到工件工装中心,提高电火花机床编程的效率。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火花机床自动对刀方法,电火花加工机床的运动主轴装置包括大Z轴运动机构、X轴运动机构和Y轴运动机构,电极丝由运动主轴装置控制运动,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自动对刀参数设置:包括抬刀高度设置,标准棒直径设置和对刀模式设置,所述抬刀高度设置为设置一侧对刀结束后大Z轴运动机构抬起让开的高度;所述标准棒直径设置为设置要对刀工件的直径;所述对刀模式包括外径对刀和内径对刀;
步骤二:确定工件工装的中心(X0,Y0): 工件工装垂直时,并且使电极丝露出导向器端面3mm,控制X、Y、大Z轴运动机构使其移动到工件工装右侧进行自动对刀,具体步骤如下:
2a) 由X轴运动机构带动电极丝沿X轴正方向运动,当接触工装后得到坐标X1,随后由大Z轴运动机构将电极丝抬高,并由X轴运动机构带动电极丝继续沿X轴正方向运动让过工装;
2b)步骤2a)完成后,由大Z轴运动机构放下电极丝,并通过X轴运动机构控制电极丝沿X轴负方向运动,当接触工装后得到坐标X2,随后由大Z轴运动机构将电极丝抬高,并由X轴、Y轴运动机构控制电极丝运动至Y轴方向上;
2c)程序根据步骤2a)和2b)所得到的坐标X1和X2自动计算出X轴中心X0;
2d)根据步骤2b)将由大Z轴运动机构放下电极丝,并通过Y轴运动机构控制电极丝沿Y轴正方向运动,当接触工装后得到坐标Y1,随后由大Z轴运动机构将电极丝抬高,并由Y轴运动机构带动电极丝继续沿Y轴正方向运动让过工装;
2e) 步骤2d)完成后,由大Z轴运动机构放下电极丝,并通过Y轴运动机构控制电极丝沿Y轴负方向运动,当接触工装后得到坐标Y2;
2f)程序根据步骤2d)和2e)所得到的坐标Y1和Y2自动计算出Y轴中心Y0;
2g)由步骤2c)和2f)可得工件工装的中心(X0,Y0)。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火花机床自动对刀方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而且比起传统的单轴定位,双轴定位提高了定位的精确度,提高电火花机床的编程效率和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中:大Z轴运动机构1、X轴运动机构2、Y轴运动机构3、电极丝4、工件5、控制系统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电火花机床自动对刀方法,电火花加工机床的运动主轴装置包括大Z轴运动机构、X轴运动机构和Y轴运动机构,电极丝由运动主轴装置控制运动,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自动对刀参数设置:包括抬刀高度设置,标准棒直径设置和对刀模式设置,所述抬刀高度设置为设置一侧对刀结束后大Z轴抬起让开的高度;所述标准棒直径设置为设置要对刀工件的直径;所述对刀模式包括外径对刀和内径对刀;
步骤二:确定工件工装的中心(X0,Y0): 工件工装垂直时,并且使电极丝露出导向器端面3mm,控制X、Y、大Z轴运动机构使其移动到工件工装右侧进行自动对刀,具体步骤如下:
2a) 由X轴运动机构带动电极丝沿X轴正方向运动,当接触工装后得到坐标X1,随后由大Z轴运动机构将电极丝抬高,并由X轴运动机构带动电极丝继续沿X轴正方向运动让过工装;
2b)步骤2a)完成后,由大Z轴运动机构放下电极丝,并通过X轴运动机构控制电极丝沿X轴负方向运动,当接触工装后得到坐标X2,随后由大Z轴运动机构将电极丝抬高,并由X轴、Y轴运动机构控制电极丝运动至Y轴方向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微研精微机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微研精微机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185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泵进气罩壳的成型方法
- 下一篇:铝合金焊丝及焊接铝锂合金部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