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氢催化剂组合物和加氢处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18804.1 | 申请日: | 2016-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25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乐;刘学芬;李会峰;胡志海;李大东;龙湘云;聂红;李明丰;王轶凡;鞠雪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882 | 分类号: | B01J23/882;B01J27/132;B01J31/34;C10G45/08;C10G45/38;C10G45/50;C10G45/60;C10G47/10;C10G4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郑永胜;周建秋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氢 催化剂 组合 处理 方法 | ||
本公开涉及一种加氢催化剂组合物和加氢处理的方法,该加氢催化剂组合物包括加氢催化剂I和加氢催化剂II;以体积计并以所述加氢催化剂组合物为基准,所述加氢催化剂I的含量为5‑95%;所述加氢催化剂I包括载体、加氢活性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助剂元素,所述加氢活性金属元素含有第VIB族金属元素和第VIII族金属元素;其中,所述加氢催化剂I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负载有含加氢活性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第一有机络合剂和非金属助剂元素的所述载体进行第一干燥和焙烧,得到半成品催化剂;将第二有机络合剂负载到所述半成品催化剂上,并进行第二干燥且不进行焙烧,得到所述加氢催化剂I。将本公开提供的加氢催化剂组合物应用于加氢处理时,活性好,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加氢催化剂组合物和加氢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日益增强的环保意识和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法规迫使炼油界更加注重清洁燃料生产技术开发。未来市场车用燃料趋向于“超低硫”,不能满足排放标准的燃料将无法进入市场。加氢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脱硫手段,在清洁车用燃料的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高效加氢催化剂则是加氢技术的核心技术,因此,开发具有更高活性和选择性的新型加氢催化剂成为炼油工业最迫切的需求之一。
加氢催化剂通常采用浸渍法制备,即用含有所需活性组分(如Ni、Mo、Co、W等)的溶液,浸渍某种载体,之后进行干燥和焙烧的方法。
中国专利CN103551162A公开一种柴油加氢脱硫脱氮催化剂,催化剂的组成包括载体、助剂、活性金属;载体为Al2O3-ZrO2-TiO2-SiO2多元氧化物复合载体;助剂为磷;以镍、钴、钼和钨为活性组分;各组分以催化剂为基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以氧化物计,氧化钴1~6wt%;氧化镍1~15wt%,氧化钼2~12wt%,氧化钨12~35wt%,助剂五氧化二磷1.5~5wt%;催化剂的孔容≮0.2mL/g,比表面积为≮140m2/g,机械强度≮15N/mm;复合载体中各组分在载体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氧化钛占2~15wt%,氧化硅占2~20wt%,氧化锆占5~15wt%;余量为氧化铝。该催化剂通过分步浸渍法来制得:将共浸液分为等体积的两份,分两步浸渍载体,并且在每一步浸渍完成后都进行了焙烧。
中国专利CN103657667A公开了一种新型大孔结构重油加氢脱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铝溶胶的制备;2)将沥青残渣粉末与铝溶胶混合制备大孔结构催化剂载体;3)将成型后的催化剂载体采用等体积分部的两步浸渍法浸渍;最后制得催化剂。该制备方法的两步浸渍法具体为:第一步先浸渍Mo,第二步浸渍Ni,浸渍液中不包含有机络合剂。
尽管上述制备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催化剂的加氢性能,但是,进一步研究却发现,现有技术制得的催化剂仍存在催化剂活性较低,或催化剂寿命较短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氢催化剂组合物和加氢处理的方法,将本公开提供的加氢催化剂组合物应用于加氢处理时,活性好,寿命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加氢催化剂组合物,该加氢催化剂组合物包括加氢催化剂I和加氢催化剂II;以体积计并以所述加氢催化剂组合物为基准,所述加氢催化剂I的含量为5-95%;所述加氢催化剂I包括载体、加氢活性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助剂元素,所述加氢活性金属元素含有第VIB族金属元素和第VIII族金属元素;其中,所述加氢催化剂I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负载有含加氢活性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第一有机络合剂和非金属助剂元素的载体进行第一干燥和焙烧,得到半成品催化剂;其中,以干基计并以所述半成品催化剂的干基重量为基准,所述半成品催化剂的炭含量为0.01-0.5重量%;将第二有机络合剂负载到所述半成品催化剂上,并进行第二干燥且不进行焙烧,得到所述加氢催化剂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188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