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形微孔增流式菱形压电俘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21600.3 | 申请日: | 2016-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299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程廷海;付贤鹏;张邦成;王占礼;张晓松;何璞;殷梦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18 | 分类号: | H02N2/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 微孔 增流式 菱形 压电 装置 | ||
1.一种环形微孔增流式菱形压电俘能装置,该压电俘能装置由微孔增流器(1)和菱形压电俘能装置(2)两部分组成,其中微孔增流器(1)与菱形压电俘能装置(2)通过紧定螺钉(3)紧固连接;所述的微孔增流器(1),包括进气孔(1-1)、环形高压容气腔(1-2)、增流装置螺纹连接孔(1-3)、锥形吸气端(1-4)、微型射流孔(1-5)和锥形气流喷射端(1-6);所述的菱形压电俘能装置(2)包括圆形受风板(2-1)、发电端固定架(2-2)和菱形压电发电组件(2-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孔增流器(1)中进气孔(1-1)位于环形高压容气腔(1-2)的圆柱表面上,所述增流装置螺纹连接孔(1-3)与紧定螺钉(3)螺纹连接,所述锥形吸气端(1-4)位于微孔增流器(1)的端面,所述微型射流孔(1-5)位于环形高压容气腔(1-2)的压缩气体喷射端面,所述微型射流孔(1-5)紧贴微孔增流器(1)的排气端壁面,所述锥形气流喷射端(1-6)位于微孔增流器(1)的排气端;所述的菱形压电俘能装置(2)中圆形受风板(2-1)设置有加压端连接孔(2-1-1),菱形压电发电组件(2-3)通过加压端连接孔(2-1-1)与圆形受风板(2-1)固接,所述圆形受风板(2-1)设置有导向圆柱(2-1-2),圆形受风板(2-1)通过导向圆柱(2-1-2)在发电端固定架(2-2)中滑动;所述发电端固定架(2-2)设置有螺纹连接孔(2-2-1),紧定螺钉(3)与螺纹连接孔(2-2-1)螺纹连接,所述发电端固定架(2-2)设置有发电机排气孔(2-2-2),发电机排气孔(2-2-2)沿周向阵列布置,所述发电端固定架(2-2)设置有受压端连接孔(2-2-3),菱形压电俘能装置(2)通过受压端连接孔(2-2-3)与发电端固定架(2-2)固接,所述发电端固定架(2-2)设置有圆形凹槽(2-2-4),圆形凹槽(2-2-4)位于发电端固定架(2-2)中心轴线上;所述菱形压电发电组件(2-3)设置有发电基板(2-3-1)、压电发电元件(2-3-2),发电基板(2-3-1)与压电发电元件(2-3-2)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微孔增流式菱形压电俘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增流器(1)中进气孔(1-1)的直径为D3;所述锥形吸气端(1-4)的最大直径为D1,所述锥形吸气端(1-4)的锥角为θ,θ的取值满足的范围为0~60°;D3与 D1的比值为O=D3/D1,O的取值满足的范围为0.2~0.6;所述锥形气流喷射端(1-6)的最小直径D2,所述锥形气流喷射端(1-6)的锥角为α,α的取值满足的范围为0~20°; D3与D2的比值为G=D3/D2,G的取值满足的范围为0.2~0.4;所述进气孔(1-1)中心与锥形吸气端(1-4)端面的直线距离为L1,所述进气孔(1-1)中心与锥形气流喷射端(1-6)端面的直线距离为L2,L1与L2的比值为F=L1/L2,F的取值满足的范围为0.5~1;所述微型射流孔(1-5)的直径为d,d与 D3的比值为J=d/D3,J的取值满足的范围为0.05~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微孔增流式菱形压电俘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菱形压电俘能装置(2)中圆形受风板(2-1)的圆周直径为D5,其与锥形气流喷射端(1-6)的最小直径D2的比值为K=D5/D2,K的取值满足的范围为0.5~0.9,所述的导向圆柱(2-1-2)具有长度值M,M的取值满足的范围为25~40 mm;所述的发电端固定架(2-2)中圆形凹槽(2-2-4)具有长度值L,L与M的比值为N=L/M,N的取值满足的范围为0.3~0.8;所述的菱形压电发电组件(2-3)中发电基板(2-3-1)为菱形,每条边的长度都为c,长轴长度为a,短轴长度为b,b与a的比值为V=b/a,V的取值满足的范围为0.3~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微孔增流式菱形压电俘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菱形压电发电组件(2-3)中压电发电元件(2-3-2)选用压电陶瓷片PZT或柔性强韧性压电材料PVD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工业大学,未经长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2160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流式细胞仪多色激光合束的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气腐蚀加速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