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脉搏采集智能手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23020.8 | 申请日: | 2016-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1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张跃;冯治蒙;张拓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岩尚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295 | 分类号: | A61B5/0295;A61B5/0205;A61B5/1455;H04M1/21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23 | 代理人: | 王震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脉搏 采集 智能手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脉搏波采集功能的脉搏采集智能手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可穿戴医疗设备的研发将健康监护引入家庭,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从产品功能上看,目前可穿戴设备已经具有健康监测、医疗、运动、娱乐、办公、学习、定位等多种功能。相比国外的15个监测类别,在国内的类别分布中有13个,以运动居首,占到了32.9%的市场份额,随后是睡眠、体温监测,出现了产品分布不均,多的太多,少的太少的情况。从侧面也反应出了,目前医疗可穿戴产品还处在初级应用阶段,还没有被大众所熟知和使用,服务于医疗智能可穿戴产品具有广阔开发应用前景。
医疗可穿戴设备如果以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话,大体可分为运动健康类和病患监测类。
运动健康类,主要功能是用来监测运动量、消耗热量、心率、睡眠,主要有手环、手表、智能鞋、贴片等一些可穿戴小设备。比如:小米手环、乐心手环、咕咚手环、华为的TalkBand系列手环、Apple watch、华为手表等。
病患监测类,主要功能是用来帮助慢性病患者监测血压、血糖、脑电,主要有iHealth血压计、倍泰多参数生理监测仪等产品。
对于一款医疗可穿戴设备来说,有的用户可能不只是需求记录健康数据,可能更需要能够提供医疗解决方案,有的用户可能不只是需要监测睡眠数据,还需要监测血压、血糖等数据或者还需要一些娱乐功能,而当用户这些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用户也会放弃产品。
血压作为常见的人体健康参数之一,简便准确无创血压值的测量对健康监护、疾病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脉搏采集智能手机,简单、方便、可靠地对用户的脉搏进行采集和检测,还可进一步利用所采集的脉搏信号进行血压等多种人体生理数据的计算和监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脉搏采集智能手机,包括设置在手机的正面、背面和/或周侧的脉搏信号采集口,所述脉搏信号采集口具有光电式脉搏传感器,所述光电式脉搏传感器与设置于手机中的处理器模块连接,所述光电式脉搏传感器包括光源和光电接收器,光源发出的光束照射到手指后反射到所述光电接收器,受到手指血液的吸收衰减作用的光束将手指血液容积在心脏作用下所呈现的搏动性变化反映为光信号的变化,所述光电接收器将所述光信号转换为含有脉搏波信息的电信号,所述处理器模块接收所述电信号以实现脉搏采集和处理。
进一步地:
所述脉搏信号采集口设置在手机正面靠近顶部或底部,或者在手机背面靠近顶部或底部或中间位置,或者在手机两侧边,或者在手机的底部或顶部。
所述手机正面靠近顶部是在手机正面的摄像头处,所述手机正面靠近底部是在手机正面下方的按键处,所述手机背面靠近顶部是在手机背面的摄像头处,所述手机的底部是在手机的耳机插孔处或与其并排的位置处。
所述光电式脉搏传感器的光源经设置以能被控制发出不同强度的光照信号照射手指采集部位。
还包括设置在手机中的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处理器模块相连,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模块处理的脉搏信号。
还包括设置在手机中的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处理器模块相连,用于与远端设备进行无线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包括将所采集的脉搏信号发送到所述远端设备。
还包括设置在手机中与所述处理器模块相连的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采集的脉搏信号计算包括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中的任一种生理参数。
还包括按照所述脉搏信号采集口的分布位置对应设置的触摸感应器,所述触摸感应器用于检测手指是否接脉搏信号采集口,并在检测到手指接触脉搏信号采集口时向手机中的处理器模块发出信号,处理器模块检测到信号后控制所述光电式脉搏传感器进行信号采集。
还包括设置在手机上与所述处理器模块相连的指示灯模块,用于在所述处理器模块的控制下发出视觉指示信号。
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器模块相连的脉搏采集和处理结果显示模块。
还包括设置在手机中与所述处理器模块相连的电源模块以及电量检测模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岩尚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深圳市岩尚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230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