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通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27245.0 | 申请日: | 2016-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8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0 | 分类号: | G06F1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通信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通信系统,包括:主通信设备和从通信设备,其中,主通信设备包括:供电接口,与直流供电电源连接;第一有线通信接口,由第一通信子接口和第二通信子接口组成,其中,第一通信子接口与供电接口电连接,第二通信子接口与主通信设备的地端电连接;第一储能组件,其第一端与第一通信子接口与供电接口的连接点电连接;第一主控芯片的控制端口与第一储能组件的第二端电连接;从通信设备包括:第二有线通信接口,由所述从通信设备的第一通信子接口和从通信设备的第二通信子接口组成;第二信号采集电路,其输入端与所述从通信设备的第一通信子接口电连接;第二主控芯片的检测端口与第二信号采集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类产品发展迅速,外部接口混杂,对于存在主芯片的产品,一般存在对外接口,同时具备充电与通信功能。目前,一般电子产品的有线通信接口中充电接口与有线通信接口是分离的,即分别使用不同的信号线来实现通信和充电,至少需要三线以上,需要很多硬件支持,浪费资源,且大多不支持反接功能。随着产品舒适性的不断提高,方便用户使用,不限正反的接口通信亦越来越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主端的数据通信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系统,包括:主通信设备和从通信设备,其中,所述主通信设备包括:供电接口,与直流供电电源连接;第一有线通信接口,由第一通信子接口和第二通信子接口组成,其中,所述第一通信子接口与所述供电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二通信子接口与所述主通信设备的地端电连接;第一储能组件,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通信子接口与所述供电接口的连接点电连接;第一主控芯片包括:控制端口,其中,所述控制端口与所述第一储能组件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主控芯片,用于在所述主通信设备发送低电平信号时,从所述控制端口输出第一信号;所述第一储能组件,用于在所述第一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一储能组件的第一端的电压置为第一电压,其中,所述第一电压低于所述供电接口处的电压值且大于零;所述从通信设备包括:第二有线通信接口,由从通信设备的第一通信子接口和从通信设备的第二通信子接口组成,其中,所述从通信设备的第一通信子接口与所述主通信设备的第一通信子接口电连接,所述从通信设备的第二通信子接口与所述主通信设备的第二通信子接口电连接;第二信号采集电路,其输入端与所述从通信设备的第一通信子接口电连接;第二主控芯片,包括检测端口,所述检测端口与所述第二信号采集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信号采集电路包括:第一负载组件、第二负载组件、电容组件、第三负载组件和电压比较器;所述第一负载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负载组件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负载组件与所述第二负载组件的连接点即为所述第二信号采集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负载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压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负载组件的第二端、所述电容组件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三负载组件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压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容组件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负载组件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从通信设备的地端电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即为所述第二信号采集电路的输出端。
可选地,所述从通信设备还包括:第二储能组件;所述第二主控芯片还包括:控制端口;所述主通信设备通过所述主通信设备的第一有线通信接口对所述从通信设备进行供电;所述第二主控芯片用于在所述从通信设备发送低电平信号时,从所述第二主控芯片的控制端口输出第三信号;所述第二储能组件,其第一端与所述从通信设备的第一通信子接口电连接,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主控芯片的控制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二储能组件用于在所述第三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二储能组件的第一端的电压置为第三电压,其中,所述第三电压低于所述主通信设备提供的供电电压的电压值且大于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272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通信系统
- 下一篇:USB装置、数据传送系统和数据传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