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外机快速束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31175.6 | 申请日: | 2016-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956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朱朝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C1/18 | 分类号: | B66C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5 | 代理人: | 王贵君 |
地址: | 400067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快速 束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束紧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外机快速束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高楼大厦外都安装有空调室外机,室外机用角钢支架固定。空调室外机在经过多年运行后,由于日晒雨淋,角钢可能锈蚀出现了问题,容易造成室外机掉落;有的室外机经过多年的运行,已经不能正常工作,所以拆掉室外机或者更换室外机支架就需要将室外机吊起。空调室外机所在位置往往空间较小或者悬于空中,用力不便,起吊困难,传统人工搬运的作业方式,工作效率慢,操作施力较为费劲,且操作人员稍有不慎,空调或者工人就会从高空掉落,造成安全事故。所以提出一种机械装置以实现外机自动起吊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外机快速束紧装置,在起吊前通过对空调外机的快速束紧以实现安全起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调外机快速束紧装置,包括吊环、挂钩组件及吊装带,所述吊装带有两根且沿吊环中线对称固定在吊环上,所述挂钩组件为相互配合的自锁挂钩与钩环,所述自锁挂钩与钩环对应固定在各吊装带的两端头处;各吊装带外套装有用于束紧吊装带的卡紧装置,所述卡紧装置主要由壳体、卡爪及轴件组成,所述壳体与卡爪均有两个,两卡爪对应套装在轴件两端且轴件两端对应固定在两壳体上,轴件上位于两卡爪之间处套装有弹簧且弹簧将两卡爪对应按压在两壳体上,两壳体上均设有一个用于将两卡爪顶压扣合在一起的压顶件。
进一步,所述吊环为弓形,包括直杆部与弯弓部,所述弯弓部中心处设有钩吊槽,所述吊装带对应固定在钩吊槽两侧的直杆部上。
进一步,所述压顶件为铰接在壳体上的手柄,所述手柄上设有两个顶压卡爪的凸轮,所述壳体与手柄间设有定位锁。
进一步,所述定位锁为设置在手柄端头处的伸缩定位销,所述壳体上对应设有定位销孔。
进一步,所述卡爪与壳体之间设有缓冲垫片。
进一步,所述两卡爪的扣合面上对应设有锯齿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束紧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将两根吊装带套装在空调外机两端,同时调节卡紧装置使吊装带捆紧空调外机即可实现外机的自动起吊,起吊过程完成后,松开挂钩组件即可实现束紧解除,能够保证快速束紧且在起吊过程中不掉落,极大的提高了操作便利性与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卡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所示,本发明中的空调外机快速束紧装置,包括吊环1、挂钩组件2及吊装带3,所述吊装带3有两根且沿吊环1中线对称固定在吊环1上,所述挂钩组件2为相互配合的自锁挂钩21与钩环22,所述自锁挂钩21与钩环22对应固定在各吊装带3的两端头处;各吊装带3外套装有用于束紧吊装带3的卡紧装置4,所述卡紧装置4主要由壳体41、卡爪42及轴件43组成,所述壳体41与卡爪42均有两个,两卡爪42对应套装在轴件43两端处且轴件43两端头对应固定在两壳体41上,轴件43上位于两卡爪42之间处套装有弹簧44且弹簧44将两卡爪42对应按压在两壳体41上,两壳体41上均设有一个用于将两卡爪41顶压扣合在一起的压顶件。
具体的,吊装带两端由挂钩组件2连接封闭,通过将两根吊装带3套装在空调外机两端,同时调节卡紧装置4使吊装带3捆紧空调外机即可实现外机的自动起吊,起吊过程完成后,松开挂钩组件2即可实现束紧解除,操作方便、快捷,安全性高。
本实施例中的吊环1为弓形,包括直杆部11与弯弓部12,所述弯弓部12中心处设有钩吊槽,所述吊装带3对应固定在钩吊槽两侧的直杆部11上。该结构的吊环便于保证起吊平稳性,防止因操作控制不当造成外机倾斜。
本实施例中的压顶件为铰接在壳体41上的手柄45,所述手柄45上设有两个顶压卡爪42的凸轮,所述壳体41与手柄45间设有定位锁。通过转动手柄45以调节手柄45上的凸轮位置,实现两卡爪42的相对开启与扣合,操作方便,可靠性好。
本实施例中的定位锁为设置在手柄45端头处的伸缩定位销,所述壳体41上对应设有定位销孔。通过将伸缩定位销插入定位销孔内实现对手柄的定位,有效防止了因手柄转动致使的凸轮顶压失效,提高了机构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商大学,未经重庆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311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