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通道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31189.8 | 申请日: | 2016-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30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黄宁杰;王艳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F28F1/02;F28D1/047;F28F17/00;F24F13/22;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经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换热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扁管和排水结构。扁管多次折弯以形成蛇形,扁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相连,扁管包括多个彼此平行的直管段和连接在相邻两个直管段之间的弯管段,排水结构设在弯管段处以将流至弯管段处的冷凝水排出。根据本发明的微通道换热器,通过在扁管的弯管段处设置排水结构,由此可以将微通道换热器上积聚在弯管处的冷凝水快速排出,从而可以降低微通道换热器风阻,改善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来,空调行业迅猛发展,而换热器作为空调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需要根据市场方面的要求进行改进优化设计。微通道换热器具有制冷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耐压能力强等特点,能够很好的满足市场的要求。相关技术中的微通道换热器的用作蒸发器时存在不易排出冷凝水的问题,冷凝水不能及时排走就会增加风阻,从而影响换热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微通道换热器,该微通道换热器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和换热性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扁管,所述扁管多次折弯以形成蛇形,所述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相连,所述扁管包括多个彼此平行的直管段和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直管段之间的弯管段;排水结构,所述排水结构设在弯管段处以将流至所述弯管段处的冷凝水排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微通道换热器,通过在扁管的弯管段处设置排水结构,由此可以将微通道换热器上积聚在弯管处的冷凝水快速排出,从而可以降低微通道换热器风阻,改善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排水结构包括排水片,所述排水片相对于所述直管段彼此垂直的设在所述弯管段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排水片形成为朝向所述冷凝水的流动方向凹陷的弧形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排水结构还包括引导片,所述引导片与所述排水片连接且向外倾斜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排水结构包括排水片,所述排水片相对于所述直管段彼此平行的设在所述弯管段内,所述排水片伸出所述弯管段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排水结构包括排水片,所述排水片相对于所述直管段彼此倾斜的设在所述弯管段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排水片的与所述弯管段接触的边缘处设有阶梯结构以与所述弯管段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排水片包括两个且均相对于所述直管段倾斜设置所述弯管段内,所述两个排水片的一端相连另一端彼此远离以构成V形。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排水片伸出所述弯管段设置,所述两个排水片彼此连接的一端设有开槽,所述开槽设在所述两个排水片伸出所述弯管段的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排水结构还包括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将设在不同的弯管段内的所述排水片依次连接。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微通道换热器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微通道换热器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其中排水结构包括排水片和引导片;
图3是图2中排水结构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311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访问方法、路由装置和存储系统
- 下一篇:一种背光调节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