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流无刷电机及使用其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31291.8 | 申请日: | 2016-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61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孙宁;秦锐锋;周小红;牛龙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29/00 | 分类号: | H02K29/00;H02K7/10;B62D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51812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电机 使用 电动 助力 转向 系统 | ||
本发明关于一种直流无刷电机,包括外壳和安装于所述外壳中的第一子电机和第二子电机,还包括端盖和设置于端盖上的第一导电端子组和第二导电端子组,所述第一子电机和第二子电机具有各自独立供电的定子和共同的转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用作所述第一子电机的定子的供电支路,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用作第二子电机定子的供电支路,所述第一子电机和第二子电机可被设定为共同作为一台电机运行以输出正常功率,也可各自独立运行。其中一台子电机发生故障时,另一台子电机独立运行以提高直流无刷电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本发明还关于一种应用所述电机的驱动装置及应用所述驱动装置的直流无刷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直流无刷电机及使用该直流无刷电机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直流无刷电机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的应用使得操作者可以使用较小的力产生较大的力矩,大大节省了操作者的体力,如直流无刷电机在汽车转向系统中的应用。然而,传统的直流无刷电机一般包括具有绕组的定子、具有永磁体的转子以及用于给定子供电的控制器。定子通常包括一个定子铁心,缠绕于定子铁心上的绕组。所述绕组包括m相绕组,每相绕组包括多个并联支路。当所述绕组的其中一个支路断开时,会造成该相绕组与其他相绕组的不平衡,导致电机转矩波动大,电机振动大。特别是方向盘的助力转向系统的直流无刷电机发生故障时,如果驾驶员转动方向盘,甚至可能造成线圈短路,产生短路电流,进而产生制动力矩,阻碍转动方向盘转动,因此,这种现有的直流无刷电机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供输出力矩稳定的电机。
还有必要提供应用所述电机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一种直流无刷电机,包括外壳和安装于所述外壳中的第一子电机和第二子电机,还包括端盖和设置于端盖上的第一导电端子组和第二导电端子组,所述第一子电机和第二子电机具有各自独立供电的定子和共同的转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用作所述第一子电机的定子的供电支路,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用作第二子电机定子的供电支路,所述第一子电机和第二子电机可被设定为共同作为一台电机运行以输出正常功率,也可各自独立运行。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子电机的定子和第二子电机的定子包括相同数量的若干定子齿,所述第一子电机的定子齿和第二子电机的定子齿相对于所述直流无刷电机的一直径方向呈对称分布。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和第二导电端子组在周向上不重叠。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和第二导电端子组呈对称分布。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直流无刷电机为两相电机,其转子极数Np和定子槽数Ns均为偶数,且满足关系式: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直流无刷电机为三相电机,其转子极数Np和定子槽数Ns满足关系式:其中,Np为偶数,Ns=6k,k=1,2,3...。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子电机和第二子电机分别包括6个定子齿,所述第一子电机的定子齿依次连接大致构成半圆环形,所述第二子电机的定子齿依次连接大致构成半圆环形,所述第一子电机的定子齿与所述第二子电机的定子齿呈对称分布。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端盖与所述两个导电端子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子电机和第二子电机各包括U相齿、V相齿、W相齿,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将第一子电机的U相齿、V相齿和W相齿连接至一外部电源,第二导电端子组将所述第一子电机的U相齿、V相齿和W相齿连接至一外部电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每一导电端子组包括沿电机轴向依次设置并相互绝缘的若干导电元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每一导电元件上设置至少一导电触片,所述端盖周侧设置若干容置部,所述导电触片容置于所述容置部中,每个子电机包括绕组线圈,所述绕组线圈的线端电连接于对应的导电触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312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