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纯2,6-萘二甲酸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31422.2 | 申请日: | 2016-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07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立;陈亮;钟思青;顾军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51/43 | 分类号: | C07C51/43;C07C63/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纯 甲酸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纯2,6‑萘二甲酸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粗2,6‑萘二甲酸与水混合、形成粗2,6‑萘二甲酸浆液,(2)对粗2,6‑萘二甲酸浆液加热至300℃‑375℃,8MPa‑22MPa亚临界状态;(3)溶解的2,6‑萘二甲酸进行降温结晶,(4)降温结晶后的2,6‑萘二甲酸浆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高纯2,6‑萘二甲酸产品;本工艺解决了现有工艺过程中2,6‑萘二甲酸在溶剂中溶解度低,浆液系统循环量大能耗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纯2,6-萘二甲酸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聚酯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以其优异的性能和亲民的价格被广泛应用制造涤纶纤维、瓶类和薄膜类产品,覆盖了化纤、包装业、电子电器、医疗卫生、建筑、汽车零部件等领域。虽然工程塑料级PET耐有机溶剂、耐候性好。但缺点是结晶速率慢,成型加工困难,模塑温度高,生产周期长,冲击性能差。常见于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等,温度达到70℃时易变形,且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溶出。1号塑料品(PET)使用10个月后,可能释放出致癌物DEHP。这类瓶子不能放在汽车内晒太阳,不能装酒、油等物质。
因为刚性更大的萘环代替了苯环,所以PEN的热性能、力学性能、化学性能、机械性能、对气体的阻隔性、以及其他综合性能都比PET优越,更能胜任PET所应用的领域。PEN材料以更高的耐热性和机械强度以及极低的气体液体渗透率,在一些新的应用领域独领风骚,例如磁带的基带、电容器膜、柔性印刷电路板,F级绝缘薄膜以及可回收利用的食品药品包装材料。PEN聚合物熔点较高,可作为结晶性工程塑料。PEN对氧的阻隔性较好,比PET高4倍,因而尤其适用于酿造、食品及饮料等工业的包装,PEN的耐溶剂能力甚至可以与玻璃相比。此外,PEN的良好抗紫外线照射能力已被用于宇航和原子能工业。同样在医院、农药、染料等行业也有广泛应用。目前在食品、饮料、药品、化妆品等方面PEN已获得应用,如小尺寸碳酸饮料瓶、婴儿食品(可蒸煮消毒)包装,要求高阻隔、耐辐射和耐化学药品性的医药包装,要求强度高、耐冲击、耐化学药品、高阻隔的工业包装等。近年来,以2,6-萘二甲酸(2,6-NDCA)为原料生产新型液晶聚酯LCP,因具有比普通LCP更好的耐热性和可加工性,所以需求量迅速增长。
制备高质量的PEN树脂,其单体2,6-萘二甲酸/2,6-萘二甲酸二甲酯的质量是关键。2,6-萘二甲酸(2,6-NDCA)的生产工艺复杂,选择一条经济合理的生产及提纯路线对于2,6-NDCA的生产和应用都具有关键性意义。
已知有多种精制2,6-NDCA的杂质以获得高纯度2,6-NDCA的方法。美国专利5256817号和6255525号公开了一种通过将2,6-NDCA溶解到普通溶剂中,而后对其进行氢化来精制杂质的方法。此外,美国专利5256817号公开了一种精制2,6-NDCA的方法,其利用乙酸或乙酸水溶液为溶剂,在高温下溶解2,6-NDCA,而后对其氢化。然而,由于脱碳过程所致容易形成过量的氢化反应副产物萘甲酸和四氢化萘二甲酸。并且,还需要氢化用贵金属催化剂,因此其在经济上没有优势。
美国专利6255525号公开了一种利用水为溶剂的过滤不溶物质的方法,通过氢化而使其中的杂质被去除或者转变成可去除的形式。然而,该方法的缺点是由此得到的2,6-NDCA色品较深,并且催化剂寿命较短。
日本特公昭62-2307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将2,6-NDCA溶解到例如二甲亚砜、二甲基甲酰胺等溶剂中,去除不溶物质,然后将其重结晶的方法。然而,该方法需要大量的溶剂和活性炭,并且2,6-NDCA在其溶剂中很难溶。此外,所述溶剂可与杂质发生氢化反应,导致氢化反应不能进行,以至于甲酰基萘甲酸不能被消除完全。
日本特开平5-32586A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利用吡啶或吡啶衍生物作为溶剂溶解2,6-NDCA,而后使其结晶来精制2,6-NDCA的方法,但是该方法仍然是有问题的,因为2,6-NDCA在所述溶剂中的溶解性对温度敏感,因此其产率很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314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乙醇酸晶体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具有细粒度功率门控的非易失性铁电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