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活化期内性能稳定的木器用水性聚氨酯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31963.5 | 申请日: | 2016-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92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东;徐霭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7/61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马莉华;陆凤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化 性能 稳定 木器 水性 聚氨酯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活化期内性能稳定的木器用水性聚氨酯组合物,包含如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述重量份的羟基聚丙烯酸酯分散体树脂、分散剂、钛白粉、消光浆、成膜助剂、湿润剂、消泡剂、增稠剂、流平剂、防腐剂和水。由上述组分配制而成的白漆主漆,与固化剂混合后,在规定的适用期内,不同混合时间制备的漆膜均具有稳定的性能,且性能满足国标GB23999‑2009中对于水性木器漆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性双组份木器白漆,特别涉及一种在活化期内性能稳定的木器用水性聚氨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环保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各国的环保法规对VOC的限制逐渐趋于苛刻,溶剂型木器涂料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从环保角度考虑,涂料水性化正日趋成为研发的热点。在中国,水性木器涂料近5年来的年均增长率已超过15%,水性木器涂料替代传统的溶剂型涂料已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传统的单组分水性木器涂料虽然具有健康环保、操作方便等优点,但普遍存在光泽不高、硬度较低、耐划伤性不好、耐磨损性差、耐化学性不稳定等缺点。双组分木器涂料通过异氰酸酯键与羟基或其他基团的外交联而形成致密的漆膜,因此具有相对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更突出的耐热性、更好的耐污染和耐化学性能等优势。
但是目前家装市场没有成熟的水性双组份聚氨酯木器产品在销售;同时实验室测试双组份产品具有活化期使用时间内漆膜性能不稳定的问题,施工人员在不同时间施工得不到稳定性的漆膜,影响产品的使用需求。具体地,现有技术的水性双组份木器漆产品,主漆与固化剂混合后,漆液中就开始了化学反应,除了聚异氰酸酯与羟基树脂分散体的交联反应,还会存在固化剂与水等副反应的存在,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随着配漆时间延长,施工后的漆膜会呈现机械性能、耐化学品性降低的情况,较多情况会出现性能低于国标GB23999-2009要求的情况;同时这种现象无法被使用者通过漆液状态判断性能是否已经变差,因而施工者在不同配漆时间后使用,施工涂装后的漆膜具有不一样的性能,不能满足要求。
因此,为了满足家装市场水性产品性能稳定的要求,开发一种在活化期内性能稳定的双组份水性聚氨酯木器白漆很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活化期内性能稳定的双组份水性聚氨酯木器白漆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聚氨酯组合物,所述聚氨酯组合物包含或由以下组分组成: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聚氨酯组合物包含或由以下组分组成: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羟基聚丙烯酸酯分散体树脂包含重量比为0.5-1.5:1(较佳为0.6-1.4:1,更佳为0.7-1.35:1或0.75-1.33:1)的羟基聚丙烯酸酯分散体树脂A 2846XP和羟基聚丙烯酸酯分散体树脂A 2845XP。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消光浆包含78-82wt%的水、1-3wt%的丙二醇、2-4wt%的消光浆分散剂、0.2-0.4wt%的pH调节剂以及13-14wt%的消光粉和0.1-0.3wt%的消泡剂,基于所述消光浆的总重量,各组分的含量之和为100wt%。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消光浆分散剂为丙烯酸聚合物类分散剂。所述pH调节剂为有机胺类PH调节剂,如AMP-95(陶氏化学)。所述的消光粉为气相二氧化硅消光粉。所述消光浆消泡剂选自:TEGO FOAMEX 810、DREWPLUS S-4386。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湿润剂选自:聚醚硅氧烷TEGO WET 270、氟表面活性剂FS-61、聚醚基改性硅氧烷溶液毕克BYK 346、毕克BYK 345、迪高TEGO 270、有机硅湿润剂ADL-704、SILCO WET D-504/PEG、陶氏湿润剂CF-10、湿润剂X-4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未经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319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