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电桩及散热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32488.3 | 申请日: | 2016-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94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郑坚江;邵柳东;黄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02 | 分类号: | B60L53/302;B60L53/31;H05K7/20;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联创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4 | 代理人: | 刘亚竹 |
地址: | 315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风换热器 控制模块 排风风机 散热方式 充电桩 散热部 散热柜 柜体 水冷 桩体 电能消耗 充电回路模块 充电插头 散热控制 收费模块 水冷散热 显示模块 风冷 减小 预设 发热 冷却 | ||
1.一种充电桩,包括桩体、显示模块、控制模块、充电回路模块、计收费模块和充电插头,所述桩体包括散热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柜包括柜体(1)、散热部(2)、水冷部(3)、排风风机(16)以及水风换热器(51);所述水冷部(3)和排风风机(16)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对所述散热部(2)进行风冷或/ 和水冷散热,所述水风换热器(51)对流经柜体(1)底部的风进行冷却;所述柜体(1)包括柜体内风道(11)、柜体外风道(12)、水风换热空间(13)以及柜底空间(14);所述柜体内风道(11)的侧壁将柜体内部包围成下宽、中窄、上宽的双曲线冷却塔结构,且在所述柜体内风道(11)的底部具有进风口(15);所述散热部(2)设置在柜体内风道(11)的侧壁底部上;所述水冷部(3)设置在柜底空间(14)中,用于对所述散热部(2)进行水冷散热;所述排风风机(16)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风道(11)的顶部,用于对所述散热部(2)进行强制风冷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2)具有两个,分别用于设置充电桩的整流模块和功率变换模块;所述散热部(2)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风道(11)的内部底部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2)包括散热体(21)、散热板(22)、散热罩(23)和电路板(24);所述电路板(24)上设置有整流电路模块或功率变换电路模块;所述电路板(24)设置在散热板(22)的一侧;所述散热体(21)为具有多个散热片(211)的散热片单元,所述多个散热片设置在彼此间隔有预定间距的位置上,所述散热体(21)中具有安装空间;所述散热罩(23)设置在电路板(24)的发热元件上,且所述散热体(21)中的安装空间设置为能够使所述散热罩(23)卡置在所述安装空间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散热板(22)内部具有贯穿所述散热板(22)的通孔,用于使冷却水管路贯穿所述散热板(22),以进行吸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部(3)包括冷却水换热器(31)、水泵(32)、水箱(33)、水冷风机(34)和冷却水管路(35);所述水泵(32)为可控功率水泵;冷却水管路(35)从水箱(33)中伸出,并行地穿过两个散热部,再依次通过冷却水换热器(31)、水泵(32),形成冷却水循环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换热器(31)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散热水道(311)以及和所述散热水道(311)一一对应的可控三通阀(312);每个可控三通阀(312)具有进水阀口(3121)、出水阀口(3122)和导水阀口(3123),每个可控三通阀(312)的出水阀口(3122)都与水泵(32)的进水口相连;第一个可控三通阀(312)的进水阀口(3121)与所述冷却水管路(35)接通;最后一个散热水道(311)的出水口与水泵(32)的进水口相连;其余每个所述散热水道(311)的进水口连通与其对应的所述可控三通阀(312)的导水阀口(3123),且该散热水道(311)的出水口连接下一个可控三通阀(312)的进水阀口(312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风换热空间(13)中,设置有所述水风换热器(51),在所述水风换热器(51)的进水口设置有导流三通阀(52),所述水风换热器(51)的出水口通过单向阀(53)与冷却水管路(3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3248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