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供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33931.9 | 申请日: | 2016-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55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关原敦史;平松义也;下川晋治;白崎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15/035 | 分类号: | B60K15/035;B60K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供给 装置 | ||
提供一种燃料供给装置,其使从燃料箱向燃料供给装置循环的燃料蒸气和从供油喷嘴供给的液体燃料顺利地进行合流。燃料供给装置(FS)具有:接管嘴主体(110),其具有中空的燃料通路形成部(110a)和燃料蒸气端口(115),该燃料通路形成部(110a)形成燃料通路(100P),该燃料蒸气端口(115)从燃料通路形成部(110a)进行分支;以及喷嘴引导件(150),其形成为筒状,以使得对供油喷嘴(NZ)进行引导。喷嘴引导件具有蒸气流路部,该蒸气流路部将向燃料蒸气端口(115)流入的燃料蒸气向所述燃料箱方向引导。蒸气流路部具有减速部(153d、154d),该减速部(153d、154d)使向燃料箱方向引导的燃料蒸气减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已知一种将从供油喷嘴所供给的液体燃料引导至汽车的燃料箱的燃料供给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燃料供给装置,该燃料供给装置在从供油喷嘴供给的液体燃料供给至燃料箱时液体燃料经过的燃料通路之外,另外形成有使在燃料箱内产生的液体燃料气化后的燃料蒸气在燃料供给装置和燃料箱之间进行循环的通气口。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加油管,在供给液体燃料的该加油管的内部安装的筒状的保持器(retainer)的外周面形成有肋部,该肋部在该外周面的法线上凸出,随着朝向配置有燃料箱的燃料燃料箱方向而沿周向变宽。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8356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14304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28385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0-195062号公报
专利文献5:美国专利第8220508号说明书
从燃料箱经由通气口而流入至燃料供给装置的燃料蒸气与供油时的从供油喷嘴供给的液体燃料进行合流。存在下述课题,即,当燃料蒸气和所供给的液体燃料在燃料供给装置内进行合流时,为了防止燃料蒸气流出至车外,希望使燃料蒸气和所供给的液体燃料顺利地进行合流。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燃料供给装置中,有可能燃料蒸气和所供给的液体燃料不会顺利地进行合流,关于燃料供给装置的形状等存在改善的余地。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加油管中,由于通气管的直径与在法线上凸出的肋部间的尺寸大幅地不同,因此虽然能够将经由通气管而向加油管流入的燃料蒸气向配置有燃料箱的燃料燃料箱方向引导,但是对于液体燃料和燃料蒸气的合流方面的课题而言并不充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能够作为以下的方式或者应用例而实现。
(1)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提供燃料供给装置。该燃料供给装置具有:接管嘴主体,其具有中空的燃料通路形成部和燃料蒸气端口,该燃料通路形成部形成所供给的燃料经过的燃料通路,该燃料蒸气端口从所述燃料通路形成部进行分支;以及喷嘴引导件,其配置在所述接管嘴主体的内侧,形成为筒状,以使得将所述供油喷嘴向燃料箱方向引导,该燃料箱方向从供给燃料的供油喷嘴所插入的所述接管嘴主体的主体开口部朝向燃料箱;具有蒸气流路部,该蒸气流路部将向所述燃料蒸气端口流入的燃料蒸气向所述燃料箱方向引导;所述蒸气流路部具有减速部,该减速部使向所述燃料箱方向引导的所述燃料蒸气减速。根据该方式的燃料供给装置,在向燃料箱方向引导的燃料蒸气的流速快的情况下,能够在对燃料蒸气的流速进行减速之后,与从供油喷嘴供给的液体燃料进行合流。由此,能够抑制由于流速快的燃料蒸气与液体燃料的冲突而造成的液体燃料的逆流、液体燃料的飞沫从供油口流出的情况。另外,能够抑制由于流速快的燃料蒸气与液体燃料的冲突而向燃料箱方向的相反侧引导的燃料蒸气从插入有供油喷嘴的供油口向大气流出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合成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合成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339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