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耳机及其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34522.0 | 申请日: | 2016-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8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川;潘财盛;金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机 及其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频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USB Type-C接口、可选择性的进行数字音频、模拟音频切换播放的耳机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的新标准USB Type-C接口的面世,这种具有超薄、高速、强大供电能力,支持正反插,整合多种功能如供电、数据传输和视频输出,后向兼容等多种特性的新接口,有望取代其他接口。
耳机作为这些电子设备最常见的附件产品,是不可或缺的。然而,目前市面上被广泛使用的耳机基本都是3.5mm音频接口的模拟耳机,无法省去音频接口,这势必影响到电子产品的美观性和便携性。并且,模拟耳机仅播放模拟音频信号,不支持数字音频信号的输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耳机,其可解决传统的耳机采用3.5mm音频接口影响美观、便携性,以及不兼容数字音频信号输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耳机,包括:
USB Type-C接口,用于接收电子设备传送的信号,所述信号包括数字音频信号或模拟音频信号;
控制器,与所述USB Type-C接口连接,用于识别所述USB Type-C接口接收的所述信号的类型;
信号传输线路,与所述USB Type-C接口连接,所述信号传输线路上包括播放单元、用于将所述数字音频信号转换为模拟音频信号的音频解码单元;
分流单元,位于所述USB Type-C接口与信号传输线路之间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器所识别出的信号的类型来选通所述信号传输线路,
其中,若所述控制器确认接收到的信号为数字音频信号,则将所述数字音频信号通过所述音频解码单元转换为模拟音频信号,再将模拟音频信号传递至所述播放单元;若所述控制器确认接收到的信号为模拟音频信号,则将所述模拟音频信号传递至所述播放单元。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
麦克风,用于接收声音信号;以及
音频编码单元,其连接所述控制器、麦克风,用于将所述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输入信号,再传送给所述电子设备。
更进一步的,所述信号传输线路上包括信号放大单元,用于放大所述模拟音频信号。
更进一步的,所述信号还包括控制信号,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USB Type-C接口向所述控制器传送所述控制信号实现电子设备对耳机的控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耳机的实现方法,包括:
利用USB Type-C接口从电子设备接收包括数字音频信号、模拟音频信号的信号;
利用控制器判断接收到的所述信号的类型;
当所述控制器确认接收到的信号为数字音频信号,将所述数字音频信号传递至数字音频信号传输线路;
当所述控制器确认接收到的信号为模拟音频信号,将所述模拟音频信号传递至模拟音频信号传输线路。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
利用麦克风接收声音信号;
利用音频编码单元将所述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输入信号后通过所述USB Type-C接口传送给所述电子设备。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
利用分流单元根据所述控制器所识别出的信号的类型来选通所述数字音频信号传输线路或模拟音频信号传输线路。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
当所述控制器确认接收到的信号为数字音频信号,将所述数字音频信号转换为模拟音频信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耳机采用USB Type-C接口,可以省去3.5mm音频接口,具有美观性和便携性;耳机支持播放模拟音频信号、数字音频信号,且支持麦克风输入信号,具有更好的兼容性;支持耳机正反插,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耳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的耳机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的耳机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所述的耳机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345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