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筋混凝土用防腐涂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35239.X | 申请日: | 2016-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01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钱明;张志豪;刘彬;李东;魏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青岛中油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3/04 | 分类号: | C09D163/04;C09D5/08;C09D7/61;C09D7/6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董亚军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混凝土 防腐涂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用防腐涂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防腐涂料技术领域。以该防腐涂料的总质量为100%计,该防腐涂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酚醛环氧树脂,8%~30%;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4~20%;丁醇,4%~20%;二甲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1%~5%;改性胺环氧树脂固化剂,7%~32%;甲苯‑2,6‑二异氰酸酯和/或改性甲苯‑2,6‑二异氰酸酯,0.8%~4%;云母鳞片,5%~25%;超细二氧化硅,2%~3%。该防腐涂料具有硫酸根和氯离子阻隔性能好、低膜厚、低表面能、气候适应性强、机械性能好、涂装简单等优点,满足“双高型”复合盐渍土环境使用要求,保证钢筋混凝土基础结构在“双高型”复合盐渍土环境中的安全性和长期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腐涂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用防腐涂料、制备方法及其在高硫酸根含量以及高氯离子含量复合盐渍土环境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在石油化工及天然气工程项目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钢筋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周围环境会对其产生腐蚀作用,影响其力学性能。因此,需要在钢筋混凝土表面涂覆防腐涂料,以防止钢筋混凝土被腐蚀。
目前工程实践中常用的用于钢筋混凝土的防腐涂料主要为沥青涂料和环氧树脂涂料。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本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防腐涂料在普通环境条件下能够对钢筋混凝土起到一定的防腐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发展,我国在伊拉克两河流域、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家地区拥有大量石油化工及天然气工程项目。这些地区属于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全年气温高,降雨量少,夏季最高温度达四十度以上,地表水分蒸发严重。沉积地层中广泛发育着高含硫酸盐和氯盐及水石膏的地层,这类地层的土壤中的硫酸根含量和氯离子含量均能达到103数量级甚至更高,称为“双高型”复合盐渍土。现有的防腐涂料形成的涂层存在易于浸润、易发生蠕变、附着力差等问题,不能对硫酸根和氯离子进行有效的隔离,硫酸根和氯离子会进入钢筋混凝土内部破坏其结构、削弱其力学性能,影响钢筋混凝土基础结构的安全性和长期稳定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持久有效隔离硫酸根和氯离子,适用于“双高型”复合盐渍土环境的钢筋混凝土用防腐涂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用防腐涂料,以所述防腐涂料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防腐涂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
酚醛环氧树脂,8%~30%;
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4~20%;
丁醇,4%~20%;
二甲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1%~5%;
改性胺环氧树脂固化剂,7%~32%;
甲苯-2,6-二异氰酸酯和/或改性甲苯-2,6-二异氰酸酯,0.8%~4%;
云母鳞片,5%~25%;
超细二氧化硅,2%~3%;
所述改性甲苯-2,6-二异氰酸酯的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甲苯-2,6-二异氰酸酯与碳酸钠混合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将所述混合溶液滴加到丙酮中,直至所得体系完全变成固体即得到所述改性甲苯-2,6-二异氰酸酯。
进一步地,制备所述改性甲苯-2,6-二异氰酸酯时,所述甲苯-2,6-二异氰酸酯与所述碳酸钠的质量比为2.5~3.5:1;所述混合溶液与所述丙酮的质量比为1.5~2.5:1。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制备所述改性甲苯-2,6-二异氰酸酯时,所述甲苯-2,6-二异氰酸酯与所述碳酸钠的质量比为3:1;所述混合溶液与所述丙酮的质量比为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青岛中油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青岛中油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352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