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体加热容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835516.7 申请日: 2016-09-20
公开(公告)号: CN107802176B 公开(公告)日: 2022-12-30
发明(设计)人: 刘长生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47J27/21 分类号: A47J27/21
代理公司: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代理人: 尚志峰;汪海屏
地址: 528311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液体 加热 容器
【说明书】:

发明提出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壶身,壶身顶端设置有壶口;壶口固定圈,套设在壶口上;第二固定圈,固定在壶口固定圈上,其一个端面上设有环状的定位槽,壶身的顶部嵌入定位槽内;第二密封圈,抵接在第二固定圈的外侧壁和壶口固定圈的内周壁之间;第一密封圈,位于第二固定圈的定位槽内,壶口的顶部抵接第一密封圈;第一固定圈,其一端与第二固定圈连接,另一端抵接壶身的内壁。本发明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圈和第二固定圈,将壶口固定圈与壶身相连接,此种拆结构更适用于流水线式的生产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打胶工艺,无需打胶、静置、占用场地等问题,结构装配精简,节省了部分工序人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现有玻璃电水壶的壶口固定圈均为打胶工艺,如图2所示,现有玻璃水壶的壶口连接方式为将壶口设置在第二固定圈104’内,再通过在第二固定圈104’内进行打胶,以使得壶身与壶口固定圈密闭连接,为了能够保证打胶后能达到装配强度和气味测试的要求,均需要用专用夹具将整个结构静置48小时以上才能上线生产;此种壶口连接采用的打胶工艺存在的问题是:打胶工艺程序繁杂,静置时间长,车间占用空间大,人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废品率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提出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壶身,壶身顶端设置有壶口;壶口固定圈,设置在壶口上;第二固定圈,固定在壶口固定圈上,其一个端面上设有环状的定位槽,壶身的顶部嵌入定位槽内;第二密封圈,抵接在第二固定圈的外侧壁和壶口固定圈的内周壁之间;第一密封圈,位于第二固定圈的定位槽内,壶口抵接第一密封圈;第一固定圈,其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圈连接,另一端抵接在壶身的内壁。

与现有技术在第二固定圈的定位槽中灌入固体胶,以实现壶身顶部与第二固定圈的连接方式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在第二固定圈的定位槽中设有与壶口顶部抵接的第一密封圈,同时设有一端与第二固定圈连接,另一端抵接壶身内壁的第一固定圈,使得第二定位圈对第一密封圈施加一定的压紧力,使得壶身的顶部与第二固定圈之间的密闭连接更为可靠。此外,第一密封圈除了起到防水密闭连接外,还能起到保护壶口,防止第一固定圈对壶口造成的磨损和碰撞,延长了壶身的使用寿命。第二密封圈进一步起到密闭第二固定圈和壶口固定圈的作用,起到了双重防水的作用,通过设置双层密封圈,可以防止热水渗出水壶,造成对用户的伤害,提高了使用安全性。此外,本发明通过设置密封圈的方式密封壶身和壶口固定圈,生产工艺中可以省却静置固体胶的步骤,因而节约了时间;也不需要大量空间堆放静置固体胶的液体加热容器,因而节约了空间;密封圈的密封方式相对打胶工艺来说工艺简单,成品率高。最后,本发明提供的电热水壶壶口定位圈和壶身连接处损坏的话,更便于通过更换相关零配件维修。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液体加热容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密封圈的其中一个端面上设有环状凹槽,第一密封圈通过环状凹槽扣合在壶口的顶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密封圈的一个端面上设置环状凹槽结构,并通过环状凹槽扣合在壶口上使得壶身的开口包覆在凹槽结构内,防止壶身开口的磨损和碰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密封圈的环状凹槽的内侧壁延伸至第一固定圈与壶身内壁抵接处。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密封圈的尾端沿壶身内壁延长至与第一固定圈的接触处,第一密封圈位于壶身内壁很第一固定圈的底端之间,进一步地起到的防水密封的作用,提高了水壶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密封圈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抵接所述定位槽内周壁的第一凸起或挡水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密封圈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凸起和挡水环,提高了密封圈的密封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355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