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对称光路太阳望远镜全吸收理想视场光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35843.2 | 申请日: | 2016-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7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顾伯忠;朱冉;姜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7/00 | 分类号: | G02B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孙雪 |
地址: | 21004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对称 太阳 望远镜 吸收 理想 视场 装置 | ||
1.一种适用于对称光路太阳望远镜全吸收理想视场光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吸热制冷装置及外层吸热制冷装置,其中所述内层吸热制冷装置具体包括反射光栏进液通道(1)、反射光栏出液通道(2)、光栏支架(5)、导流罩(6)和反射光栏(7);所述外层吸热制冷装置具体包括消光筒进液通道(3),消光筒出液通道(4)和消光筒(8),所述反射光栏(7)的反射面为圆锥面;所述光栏支架(5)中设有通孔a(51),所述反射光栏进液通道1的一端插装于光栏支架(5)中的通孔a(51)中;所述导流罩(6)设置于光栏支架(5)的下方,其与光栏支架(5)间的空腔组成了进液腔(61),所述导流罩(6)上分布有小孔阵;所述导流罩(6)的下方设有反射光栏(7),所述反射光栏(7)与导流罩(6)间的空腔组成了出液腔(62),所述反射光栏(7)的侧面还设有通孔b(71),所述反射光栏出液通道(2)的一端插装于通孔b(71)中;
所述消光筒(8)罩设于内层吸热制冷装置之外,所述消光筒(8)外表面设有孔c(81),所述消光筒进液通道(3)的一端与孔c(81)朝外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孔c(81)朝内的一端在消光筒(8)内部延伸呈螺旋状通道,该螺旋状通道的末端与消光筒出液通道(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消光筒进液通道(3)、消光筒出液通道(4)与螺旋状通道共同构成了螺旋冷却通道组;所述消光筒8还设有通孔d(82),所述反射光栏出液通道(2)的余下一端插装于通孔d(8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光栏(7)的光栏口与焦面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光筒(8)的内表面设置有小螺距长牙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光筒(8)内表面的小螺距长牙螺纹表面涂有无光黑漆。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6)上的小孔阵在导流罩(6)上均匀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光筒(8)由高热传导系数材料制造。
7.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光筒(8)的螺旋冷却通道组设置为三组或四组。
8.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光筒(8)设置在副镜反射光路之外,以避免有效光路的遮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3584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