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附于铺面融雪装置金属管内壁的钝化膜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36243.8 | 申请日: | 2016-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7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苏新;渠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北京泛华熵道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企卓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2/24 | 分类号: | C23C22/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铺面 融雪 装置 金属管 内壁 钝化 及其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传导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附于铺面融雪装置金属管内壁的钝化膜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热传导元件,具有极高导热性能,它通过在全封闭真空管内的液体的蒸发与凝结来传递热量,具有很高的导热性、优良的等温性、热流密度可变性、可远距离传热、热二极管与热开关性能等一系列优点。
现在对于热传导元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某些领域应用时却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如机场融雪技术,不能满足的原因主要是现有热传导元件的使用寿命短,需要经常维修或更换。影响热传导元件寿命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相容性的问题。归结起来,造成传热元件不相容的主要形式有:产生不凝性气体、工作液体热物性恶化、管壳材料的腐蚀、溶解。
(1)产生不凝性气体由于工作液体与热传导元件的基材发生化学反应或电化学反应,产生不凝性气体,在热传导元件工作时,该气体被蒸汽流吹扫到冲凝段聚集起来形成气塞,从而使有效冷凝面积减小,热阻增大,传热性能恶化,传热能力降低甚至失效。
(2)工作液体物性恶化有机工作介质在一定温度下,会逐渐发生分解,这主要是由于有机工作液体的性质不稳定,或与热传导元件基材发生化学反应,使工作介质改变其物理性能,如甲苯、烷、烃类等有机工作液体易发生该类不相容现象。
(3)热传导元件基材的腐蚀、溶解、工作液体在管腔内连续流动,同时存在着温差、杂质等因素,使热传导元件基材发生溶解和腐蚀,流动阻力增大,使热传导元件传热性能降低。
因此,热传导元件的相容性在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长期相容性良好的传热元件,才能保证稳定的传热性能。
现有技术中解决不相容的问题多是在热传导元件内壁上涂覆钝化膜,然而现有的钝化膜在使用中效果并不好,多在半年到一年间便会在热传导元件内产生不凝性气体,以致热传导元件传热性能下降,因此一种能使热传导元件与传导介质能保持长期相容性的钝化膜成为迫切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附于铺面融雪装置金属管内壁的钝化膜,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附于铺面融雪装置金属管内壁的钝化膜,由下述化合物按重量份组成:三氧化二钴0.5-1.0份;三氧化二硼1-2份;重铬酸美10-20份;重铬酸钠10-20份;氧化铍0.05-0.10份;二硼化钛0.05-0.1份;过氧化钾0.05-0.10份。
优选的,由下述化合物按重量份组成:三氧化二钴0.6-0.8份;三氧化二硼1.2-1.8份;重铬酸美12-18份;重铬酸钠12-18份;氧化铍0.06-0.08份;二硼化钛0.6-0.8份;过氧化钾0.06-0.08份。
一种附于铺面融雪装置金属管内壁的钝化膜的生产工艺,包括下述几个步骤:
1)将各化合物按上述顺序在常温下依次加至内含85~128纯水的容器中混合;
2)再混合的混合物加热至55-65℃,并搅拌;
3)化合物全部溶解即得钝化膜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所提出的钝化膜可在-60至200℃的温度范围内使用操作具有无损特性,且在制作完成后,可常温保存并使用;
2、本发明所提出的钝化膜与多种无机介质、有机介质保持良好的相容性,可使传热元件在长期运行时,不会产生不凝气体,进而确保热传导效果,从而保证热传导元件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所提出钝化膜生产工艺,具有操作简单、无污染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附于铺面融雪装置金属管内壁的钝化膜,由下述化合物按重量份组成:三氧化二钴0.5-1.0份;三氧化二硼1-2份;重铬酸美10-20份;重铬酸钠10-20份;氧化铍0.05-0.10份;二硼化钛0.05-0.1份;过氧化钾0.05-0.10份。
优选的,由下述化合物按重量份组成:三氧化二钴0.6-0.8份;三氧化二硼1.2-1.8份;重铬酸美12-18份;重铬酸钠12-18份;氧化铍0.06-0.08份;二硼化钛0.6-0.8份;过氧化钾0.06-0.08份。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北京泛华熵道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企卓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北京泛华熵道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企卓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362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