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封闭式环形车辆运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36360.4 | 申请日: | 2016-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144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华;张屹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晓华;张屹东 |
主分类号: | B61B13/00 | 分类号: | B61B13/00;B61C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49 | 代理人: | 周乃鑫,周荣芳 |
地址: | 221611 江苏省徐州市沛***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闭式 环形 车辆 运输 系统 | ||
1.一种封闭式环形车辆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运输支架系统、安装在运输支架系统上的车厢系统、多个固定安装在运输支架系统上并驱动车厢系统前进的动力系统、以及连接所有动力系统的控制器,所述的运输支架系统和车厢系统都呈封闭的环形;
所述的运输支架系统包含:
多个间隔设置的龙门架(100),每个龙门架(100)上具有驱动支承平台(104),将龙门架(100)分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
车厢底部轨道(101),其连接所有的龙门架(100),固定设置在龙门架(100)的底部,该车厢底部轨道(101)为首尾相接的环形轨道;
车厢顶部轨道(102),其连接所有的龙门架(100),固定设置在龙门架(100)的顶部,该车厢顶部轨道(102)为首尾相接的环形轨道;
所述的车厢系统包含:
多个车厢箱体(200),所有的车厢箱体(200)形成封闭的环形,每个车厢箱体(200)上具有多个车轮(205),车轮(205)与运输支架系统中的车厢底部轨道(101)接触,实现车厢箱体(200)沿车厢底部轨道(101)在龙门架(100)的下部空间运动;
多个导向轮组件,其与运输支架系统中的车厢顶部轨道(102)嵌合连接,沿车厢顶部轨道(102)在龙门架(100)的上部空间运动;
动力传动带(201),其为首尾相接的环形带,该动力传动带(201)上端连接所有的导向轮组件,下端连接所有的车厢箱体(200),该动力传动带(201)的两侧分别与动力系统接触,在动力系统的驱动下带动车厢系统整体运动;
所述的动力系统包含:
对称设置的两个动力单元,所述的两个动力单元设置在龙门架(100)的驱动支承平台(104)上,分别位于动力传动带(201)的两侧,并分别与动力传动带(201)紧密接触,给动力传动带(201)提供驱动力;
所述的动力单元包含:
安装架(300),其设置在运输支架系统的驱动支承平台(104)上;
驱动组件,其设置在安装架(300)内,与动力传动带(201)紧密接触;
顶紧组件,其设置在安装架(300)上,顶紧驱动组件,使驱动组件保持与动力传动带(201)紧密接触;
所述的控制器电性连接所有的驱动组件和顶紧组件,控制驱动组件的启停和加减速,并控制顶紧组件的顶紧压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环形车辆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厢顶部轨道(102)的截面呈工字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闭式环形车辆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轮组件包含:
滑轮架(202),其连接动力传动带(201),并套设在运输支架系统中的车厢顶部轨道(102)上;
多个滑轮(203),其设置在滑轮架(202)上,沿车厢顶部轨道(102)滑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闭式环形车辆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厢系统还包含:交换平台(204),其设置在车厢箱体(200)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封闭式环形车辆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架(300)包含:
架体(300-3);
限位筋板,其设置在架体(300-3)上,用于限定驱动组件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封闭式环形车辆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筋板包含:设置在架体(300-3)内部顶面的多个上部限位筋板(300-1)和设置在架体(300-3)内部底面的多个下部限位筋板(300-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封闭式环形车辆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组件包含:
驱动机车(301),其安装在安装架(300)内,电性连接控制器,用于为驱动轮(302)提供驱动电力,所述的驱动机车(301)上具有安装槽,该安装槽与架体(300-3)上的限位筋板的位置匹配,通过安装槽将驱动机车(301)安装到架体(300-3)上的限位筋板上,使驱动机车(301)可以沿限位筋板前后移动;
多个驱动轮(302),其设置在驱动机车(301)内,所有的驱动轮(302)都与动力传动带(201)紧密接触,通过驱动轮(302)的转动将动力提供给动力传动带(2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晓华;张屹东,未经张晓华;张屹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3636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污车污水过滤系统
- 下一篇:独立式组合外围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