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起拔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37376.7 | 申请日: | 2016-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72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伟华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拔 驱动机构 同步传动机构 相向 输出 直线往复运动 相背运动 输出端 传动连接 锁止结构 左右位置 同步的 拔钩 对位 锁止 相背 转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起拔工具,包括输出端输出正、反向直线往复运动或输出正、反向旋转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于驱动机构输出端与两起拔部件之间的两同步传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同步传动机构、起拔部件中至少一个上设有用于锁止两起拔部件的左右位置的锁止结构。这实际上是以驱动机构输出的直线往复运动或旋转往复运动为输入,通过两同步传动机构对该输入的同步转化,将该输入转化为两个相背、相向的输出,带动两起拔部件同步的相向、相背运动,从而以两起拔部件相对于驱动机构同步相向、同步相背运动的方式,实现对两起拔部件的拔钩之间间距宽度的调整,因而该起拔工具具有便于对位、起拔顺畅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起拔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常常使用到如图1所示的机箱,该机箱包括顶部开口的箱体11,箱体11内装配有多块前后间隔的功能模块12,各功能模块12的左右两侧均沿上下方向导向移动装配在箱体11的侧壁上,并且各功能模块12的前侧面上均开设有处于顶部的起拔孔13,起拔孔13有两个、并对称布置在前侧面的左右两侧,并且两起拔孔13的对称中心处于箱体11的中心线上,即两起拔孔13也对称布置在箱体11的左右两侧。
在需要将功能模块从箱体中拔出进行检修时,可使用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5643557A公开的印制电路板起拔工具,该起拔工具包括U形的支撑架,支撑架的开口处于上下方向,支撑架的两端头为用于顶紧在箱体的口沿上的定位端头,支撑架上沿上下方向导向装配有把手,把手上装配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起拔部件,两个起拔部件均主要由上下延伸的拔钩组成,两起拔部件均通过螺栓连接结构连接在把手上设置的调节长孔中,使得起拔部件可在调节长孔的导向下左右移动,也就使得起拔部件可相对于支撑架左右移动,以适应带有不同间距宽度的起拔孔的功能模块的起拔操作。但因该起拔工具中两起拔部件的左右位置调整是通过相对独立设置的螺栓连接结构实现的,所以两起拔部件的左右位置调整是相对独立的,这样在两起拔部件调整到位后,两起拔部件的对称中心极易偏离支撑架的对称中心线,也就出现两起拔部件的拔钩所处的位置和功能模块上两起拔孔所处的位置存在左右方向的偏移量,虽然在起拔孔的长孔结构影响下,拔钩仍然能够插入起拔孔中,但在拔起过程中,这部分偏移量会引起功能模块向左或向右的偏转趋势,而受箱体的箱壁约束,该偏转趋势会转化成箱壁作用在功能模块对应侧边上的挤压力,导致功能模块在拔起过程中被压坏、别坏的情况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起拔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拔钩和起拔孔对正困难的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中起拔工具的技术方案如下:
起拔工具,包括支撑架、把手及沿左右方向移动装配在支撑架上的两起拔部件,两起拔部件均包括上下延伸的拔钩;还包括输出端输出正、反向直线往复运动或输出正、反向旋转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于驱动机构输出端与两起拔部件之间的用于将输出部的正、反向运动转化为两起拔部件的同步相向运动、同步相背运动的两同步传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同步传动机构、起拔部件中至少一个上设有用于锁止两起拔部件的左右位置的锁止结构。
驱动机构输出端输出正、反向直线往复运动,两同步传动机构均包括连接在驱动机构输出端和对应起拔部件之间的传动连杆或者连杆机构。
驱动机构包括绕上下延伸的轴线转动装配在支撑架上的丝杆和丝杆上连接的丝母,所述驱动机构输出端为丝母,所述驱动机构上设有锁止结构,锁止结构为丝杆与丝母之间的螺纹配合结构。
支撑架上设有与丝母沿上下方向导向移动配合的导向部,导向部和丝母上对应设有用于阻止丝母相对于支撑架绕竖向延伸的轴线旋转的止转结构。
两起拔部件分别通过导向结构连接在把手上,导向结构包括起拔部件和把手中一个上设置的左右延伸的槽型或孔型的通道部、另一个上设置的沿左右方向导向移动插配在滑道中的块状或杆状的插接部,通道部和插接部在上下方向挡止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373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机长梁多工位自动夹具
- 下一篇:叉耳耳片装配伺服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