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强韧性非调质钢盘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37385.6 | 申请日: | 2016-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507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阮士朋;田新中;张治广;崔娟;郭明仪;黄翠环;王成杰;李军;宋云霞;韩广杰;李宝秀;李永超;李世琳;戴永刚;崔延文;马洪磊;卢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08;C22C38/12;C22C38/14;C22C38/16;C22C38/18;C21D8/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13108 | 代理人: | 赵红强 |
地址: | 054027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强 韧性 非调质钢盘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调质钢,尤其是一种高强韧性非调质钢盘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转向系统零部件(如球头销等)在服役过程中往往承受一定的碰撞和冲击载荷,因此要求其需要同时具备较高的强度和冲击韧性,目前主要使用45#钢或40Cr经调质处理工艺加工而成,生产成本较高,且调质处理过程易产生变形、开裂、脱碳等缺陷。
非调质钢是一种省略调质处理工艺的新型节能绿色环保材料,通过微合金化使盘条的抗拉强度提高从而达到省略后续调质热处理的目的,但强度增加的同时往往会使冲击韧性降低,因此需对控轧控冷工艺进行合理优化,使盘条保持高强度的同时提高其韧性。目前国内外厂家都在积极开发非调质钢,但主要针对板材和棒材,而针对盘条的报道较少,尤其鲜有针对汽车转向系统零部件而开发的具有高强韧性的非调质钢的报道。
公告号CN1332054C公布了《一种非调质碳素结构钢及其制造方法》,其在45#钢基础上通过添加V等微合金元素及控轧控冷工艺改善非调质钢的强度有余而韧性不足的问题,其轧制产品为棒材,抗拉强度690~760MPa,冲击韧性值为43~53J,冲击韧性仍然偏低。
公布号为CN104593671A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复合锻造成型的高强韧性非调质钢》,该非调质钢的锻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但其化学成分中添加了Nb和稀土等贵金属元素,会造成成本增加;且其主要是通过复合锻造成型工艺加工成锻件,工艺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强度的高强韧性非调质钢盘条;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强韧性非调质钢盘条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C 0.22~0.31%,Mn 1.20~1.55%,Si 0.25~0.70%,P≤0.015%,S≤0.015%,Cr 0.10~0.40%,V 0.05~0.20%,Ti 0.010~0.050%,N 0.010~0.025%,Al 0.010~0.050%,Cu≤0.25%,Ni≤0.20%,Mo≤0.1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本发明所述盘条的规格为φ15~25mm。
本发明成分设计原理为:采用0.22%及以上的碳可以获得较高的强度,但为避免恶化钢的韧性,将碳含量的上限控制在0.31%。锰具有较强的固溶强化效果,可以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但当锰含量过高时,会加剧钢的偏析,使盘条的铁素体-珠光体带状加重,恶化韧性,因此锰含量控制在1.20~1.55%。硅可起到固溶强化效果,并可使晶粒细化,有利于提高韧性;但硅过高不利于冷镦成型,因此适当添加硅,其成分范围为0.25~0.70%。钒、钛在钢中主要与碳、氮结合形成细小的碳氮化物,起到细晶强化和析出强化的目的,为了保证其析出效果,钢中加入适量的氮。钢中添加少量的硫可改善钢的切削性能,同时硫与锰结合形成硫化锰夹杂物易促进晶内铁素体的析出,从而细化晶粒和减轻带状偏析,可起到改善韧性的目的。铝在钢中主要与氮结合形成AlN,可起到细化晶粒改善韧性的目的。铬可细化珠光体片层间距,提高钢的强度,可适当添加。P偏聚在晶界会降低钢的韧性,应尽可能控制得低一些。
本发明方法包括加热、轧制和冷却工序,所述盘条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如上所述。
本发明方法所述加热工序:钢坯加热至1120~1200℃,在炉时间80~130min,残氧量≤2%。
本发明方法所述轧制工序:进精轧温度800~850℃,卷取温度780~830℃。
本发明方法所述冷却工序:轧制工序所得盘条先以2~8℃/s的速度冷却至550~650℃,再以0.5~3℃/s的速度冷却。
本发明方法的工艺原理为:加热温度的设定应充分考虑微合金元素的固溶和奥氏体组织的均匀化,因此将加热温度设定为1120~1200℃;同时为了避免奥氏体晶粒过于粗大和脱碳层的增加,需严格控制钢坯在炉时间为80~130min,控制残氧量≤2%。采取较低的轧制变形温度和较低的吐丝温度,可使奥氏体晶粒得到充分细化。冷却工艺中采取先适当快冷后慢冷的工艺设计,主要也是控制晶粒的长大,减轻铁素体-珠光体带状偏析,同时避免出现异常淬火组织而造成强度过高恶化冷加工性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具有高强度和高冲击韧性,能够满足汽车转向系统零部件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373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SB1080精轧螺纹钢筋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热轧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