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三层结构的高韧性热处理钢管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37540.4 | 申请日: | 2016-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44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朴相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1D1/18 | 分类号: | C21D1/18;C21D1/42;C21D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三层 结构 韧性 热处理 钢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钢管,包括在所述钢管的外径部形成的贝氏体组织层,贝氏体和马氏体双相组织层,以及在所述钢管的内径部形成的马氏体组织层,
其中所述贝氏体组织层存在于所述钢管的5~10%的总厚度中,并且
其中所述钢管通过以下方法制造:
对所述钢管进行一次感应加热;以及
对所述钢管的外径部进行二次感应加热,同时利用冷却水对所述钢管的内径部进行冷却,
其中执行所述一次感应加热并且执行所述二次感应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其中所述贝氏体和马氏体双相组织层形成在所述马氏体组织层上,并且所述贝氏体组织层形成在所述贝氏体和马氏体双相组织层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其中所述贝氏体和马氏体双相组织层存在于所述钢管的10~15%的总厚度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其中所述马氏体组织层存在于所述钢管的80~85%的总厚度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其中所述贝氏体组织层存在于所述钢管的5~10%的总厚度中,所述贝氏体和马氏体双相组织层存在于所述钢管的10~15%的总厚度中,并且所述马氏体组织层存在于所述钢管的80~85%的总厚度中。
6.一种钢管的制造方法,所述钢管包括在所述钢管的外径部形成的贝氏体组织层,贝氏体和马氏体双相组织层,以及在所述钢管的内径部形成的马氏体组织层,所述贝氏体组织层存在于所述钢管的5~10%的总厚度中,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所述钢管进行一次感应加热;以及
对所述钢管的外径部进行二次感应加热,同时利用冷却水对所述钢管的内径部进行冷却,
其中执行所述一次感应加热并且执行所述二次感应加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二次感应加热中,将所述钢管的外径部加热至400~650℃的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二次感应加热中,将所述钢管的外径部加热20~40秒。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钢管的内径部的冷却中,所述冷却水的温度为0~20℃。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钢管的内径部的冷却中,在1bar的压力下喷射所述冷却水。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一次感应加热中,将所述钢管加热至860~960℃的温度。
12.一种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的车辆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部分,其中所述车辆部分是车门防撞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3754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