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棚洞及其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38467.2 | 申请日: | 2016-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007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李新坡;何思明;罗渝;王东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1F7/04 | 分类号: | E01F7/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赛恩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2 | 代理人: | 张帆;肖国华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棚洞 盖板 山体边坡 滚石 切线 环境适应性 水平面夹角 下凹圆弧形 侧边顶端 盖板侧边 固定侧边 灌浆钢管 耗能材料 夹心结构 结构立柱 山区路基 结构体 蒙皮板 悬臂式 埋深 锚固 坡面 墙式 群发 填充 相切 柱式 联接 建造 防治 预防 自由 | ||
1.棚洞,布置在山区路基与山体边坡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棚洞包括Y形架梁(1),Y形架梁(1)的顶部联接下凹圆弧形盖板(2),所述盖板(2)的固定侧边(21)与山体边坡相切,所述盖板(2)自由侧边顶端切线与水平面夹角β≤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棚洞,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是夹心结构,包括上、下蒙皮板(23),所述蒙皮板(23)是刚性材料,所述上、下蒙皮板(23)间填充耗能材料(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棚洞,其特征在于:所述Y形架梁(1)包括下部立柱(11)与上部桁架结构顶棚(12),所述立柱(11)固定在地基中,所述盖板(2)覆盖在桁架结构顶棚(12)上;所述立柱(11)是灌浆钢管桩结构,包括中心加强筋(111)与中心加强筋(111)外套装的至少一层钢性管(1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棚洞,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结构顶棚(12)包括固定盖板的刚性环梁(121)、连接在刚性环梁(121)下的竖向桁架三角面(122)、与竖向桁架三角面垂直的横向主梁(123)、边架、副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棚洞,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的固定侧边(21)与山体边坡通过锚杆/锚索锚固系统锚固联接。
6.权利要求4所述的棚洞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盖板曲率半径值R、竖向桁架三角面(122)两外侧边架(124)长度w的设计,依如下步骤实施:
步骤S1、获取基本数据
现场勘察确定道路内侧坡面倾角α、坡面滚石最小坠落高度hmin,根据工程设计确定棚洞安全空域有效高度h0、待防治路基安全空域的有效宽度l0,现场实验测试确定滚石坡面滚动能量损失系数k;
若hmin>l0/(2-2k),实施步骤2中方案一;若hmin≤l0/(2-2k),实施步骤S2中方案二;
步骤S2、确定盖板曲率半径值R
方案一:依式1计算确定下凹圆弧形盖板曲率半径值R
式中,β—盖板(2)自由侧边顶端切线与水平面夹角,取值45°,
α—道路内侧坡面倾角,单位°,步骤S1确定,
h0—棚洞安全空域有效高度,单位m,步骤S1确定;
方案二:
首先,依式8计算确定桁架结构顶棚的外侧翼面的外移量Δl:
△l=l0-2(1-k)hmin 式8
其次,依式9计算确定盖板曲率半径值R
步骤S3、确定竖向桁架三角面(122)两外侧边架(124)长度w
若步骤S2中实施方案一,依式2计算确定竖向桁架三角面(122)两外侧边架(124)长度w,若步骤S2中实施方案二,依式10计算确定竖向桁架三角面(122)两外侧边架(124)长度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3846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