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支挡结构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40816.4 | 申请日: | 2016-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86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吕鹏;杨广庆;王贺;周亦涛;王志杰;刘伟超;熊保林;汤劲松;王智峰;靳静;赵云斐;褚少辉;徐永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建研科技有限公司;中交路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13120 | 代理人: | 王丽巧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支挡结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土木工程中支挡结构是指用来支撑、加固土体或山体边坡,防止滑塌确保稳定的人工构筑物。目前常用的轻型支挡结构有加筋土挡墙、悬臂式挡墙、扶壁式挡墙等:上述支挡结构均为坐落于岩土体表层的支挡结构,其基础较浅,不能够对滑坡等不良地质情况实现支挡加固;且各自的高度受限,如加筋土挡墙墙高不宜超过10m,悬臂式挡墙墙高不宜超过6m等。在加筋土挡墙中加筋材料需要有一定的铺设长度才能发挥其作用,在山区及丘陵地带由于场地狭窄受限往往无法达到其所需要的铺设长度,且加筋土挡墙存在变形较大等问题。上述支挡结构在山区丘陵地带的路基工程中,由于山区丘陵等场地狭小等原因而难以实现其支挡作用。桩板式挡墙中均需开挖相当的深度以将抗滑桩设置于稳定地层中,不但开挖及浇筑混凝土工程量大、施工时间长,且抗滑桩设置和开挖施工过程中会造成既有边坡稳定性降低的问题。
上述支挡结构目前均是以其受力后的稳定性能为控制条件的,无法适应目前对变形要求严格的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路基的使用要求。因此研究一种更稳定可靠、施工速度快、造价低、便于控制和减小变形,尤其适用于山区丘陵地带的路基工程的支挡结构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承载能力高、抗倾覆和抗滑移稳定性强、墙高超过既有规范值且可明显减小支挡结构变形的复合支挡结构的施工方法,能够适用于山区丘陵等场地狭小及地质不良地带的路基支挡工程,具有适应地基变形及抗震性能良好,工程量小、占地少、施工简便快捷、质量易保证等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支挡结构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一)测量放线:通过建立控制点,观测点网来确定工程范围、标高、坐标点位以便施工;
(二)山体边坡处理、预制钢筋混凝土挡土板:
1)山体边坡坡面处理,坡面依情况采取不同处理措施;
2)根据需要事先预制一定数量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挡土板,预制钢筋混凝土挡土板中有一半数量预留水平向下倾斜的泄水孔;
(三)现浇混凝土基础施工:在悬臂式结构下采用开挖后现浇混凝土基础形式,并在现浇混凝土基础充分养护至一定强度后再进行后续施工;
(四)地基清表及换填:将现浇混凝土基础四周的地面进行开挖换填砂砾石垫层处理,级配砂砾石垫层压实后再铺设双向土工格栅;
(五)悬臂式结构施工:在现浇混凝土基础达到一定强度后,在其上方开展支模、绑扎钢筋、浇筑及养护作业,进行现浇钢筋混凝土墙趾板、现浇钢筋混凝土墙踵板及上方垂直现浇钢筋混凝土面板的整体浇注施工,形成悬臂式结构;应注意在墙踵板和现浇混凝土基础施工时均应在其相应位置处预留预应力锚索的施工及安装孔道;
(六)预应力锚索施工:在现浇钢筋混凝土墙踵板现浇完成7~10天后才可进行预应力锚索施工,其基本施工程序如下:
① 造孔及清孔:
预应力锚索孔位就位偏差不超过±20mm,钻头直径不小于设计钻孔直径10 mm,钻孔轴线垂直偏差角不超过2.0°,钻孔深度超过设计值200 mm以上;钻孔采用潜孔冲击钻无水钻进,钻孔结束后用高压风进行清孔,钻孔经检查合格后才可进行后续施工;
②预应力锚索制作及安装:
采用高强度低松弛的钢绞线制作预应力锚索,预应力锚索下料长度为设计长度加1.5m的加工长度;
在锚固体段安置隔离架、紧箍环和对中支架,并在锚索末端安装导向帽,在自由段作防腐处理,注浆管捆扎在锚索体的中间,随锚索一起下入孔内;
③ 锚固段注浆:
采用孔底注浆法,浆体为M30水泥砂浆, 注浆采用二次高压注浆,出浆孔应密封处理;
④ 锚索张拉:
锚索锚固段注浆体强度大于15MPa且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时才可进行锚索张拉施工;张拉方式采用分次逐级张拉,并在初次张拉前取0.1~0.2P的张拉力进行预张拉以使锚索处在完全顺直状态;张拉稳压时间除第一级需稳压30分钟外,中间各级持荷稳定时间5分钟,最后一级稳定时间不少于10分钟;根据锚索拉力设计值P分为0.25P、0.5P、0.75P、1.0P、1.1P五级进行张拉;
⑤ 补偿张拉:
在张拉完成10 天后,进行补偿张拉至110 %P再锁定;
⑥ 封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建研科技有限公司;中交路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南交通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建研科技有限公司;中交路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408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